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需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些物质才能生长。 A 菌株为甲硫氨酸(met-)和生物素(bio-)缺陷型突变体,B 菌株为苏氨酸(thr-)、亮氨酸(leu-)、硫胺素(thi-)缺陷型突变体。用AB 两种菌株进行 4组实验,培养条件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水、无机盐、________。乙组培养基出现菌落的频率为 10-7 大肠杆菌单个基因发生突变的几率约为10-7,科学家判断乙组出现菌落不是基因突变 的结果,其理由是________。推测基本培养基出现菌落是由于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丁 组实验结果说明这种基因的转移需要两种菌株细胞________

2)科学家用某种药物处理A B 菌株使其停止分裂(但不致死), 混合并培养,过程及 结果如下。

Ⅰ:处理过的 B菌株+未处理的 A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无菌落

Ⅱ:处理过的A 菌株+未处理的 B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有菌落

结果说明两菌株 DNA 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

aAB bAB cAB d.不确定

3)进一步研究发现某些菌株拟核上有一段DNA序列(F 因子),其上有复制原点(oriT)。 细菌混合后,F 因子的一条链由供体菌逐步转移至受体菌,在受体菌中复制后整合到拟核 DNA 上,发生基因重组。留在供体菌中的 F 因子单链通过自我复制恢复双链。若无 F 因子则不能发生 DNA 转移。

①由此推测上述(2)中实验 I 基本培养基无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上述 DNA 转移和复制过程可用下图________表示。

4A 菌株(met-bio-)对链霉素敏感,B 菌株(thr-leu-thi-)具有链霉素抗性。将 A B 菌株混合,在不同时间点搅拌混合菌液,以中断DNA 转移。之后将各时间点中断转移的菌液接种在含如下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选择培养,分别记录出现菌落的短混合时间。

培养基

所含物质

最短混合时间

1

链霉素+亮氨酸(leu))+硫胺素(thi

9min

2

链霉素+苏氨酸(thr+硫胺素(thi

11 min

3

链霉素+苏氨酸(thr +亮氨酸(leu

18 min

①培养基中均加入链霉素的目的是________1号培养基出现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在选择培养基上出现菌落所需的短混合时间反映了相关基因与oriT 间的距离。在下图中 oriT右侧画出 A 菌株 thr+ leu+ thi+基因在拟核上的位置。

____

【答案】碳源和氮源 若是基因突变,则出现菌落的频率应为10-1410-21 直接接触 a B菌株无F因子 b 淘汰A菌株或筛选出B菌株 thr+基因已经转移到受体菌(B菌株)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和题图:A 菌株为甲硫氨酸(met-)和生物素(bio-)缺陷型突变体,B 菌株为苏氨酸(thr-)、亮氨酸(leu-)、硫胺素(thi-)缺陷型突变体。将A菌株、B菌菌株单独培养的甲和丙都没有菌落产生,将两者混合培养的乙则有菌落产生,而将两者放在U型两侧培养的丁也没有菌产生。

1)培养基为细菌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乙组培养基出现菌落的频率为 10-7 大肠杆菌单个基因发生突变的几率约为10-7,科学家判断乙组出现菌落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其理由是若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出现菌落的频率应为10-1410-21。推测基本培养基出现菌落是由于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丁组实验结果说明这种基因的转移需要两种菌株细胞直接接触才行。

2)根据题干信息:用某种药物处理A B 菌株使其停止分裂(但不致死), 混合并培养:处理过的 B菌株+未处理的 A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无菌落,说明DNA不能发生由BA的转移;处理过的A 菌株+未处理的 B菌株→基本培养基上有菌落,说明DNA可发生AB的转移。故选a

3)①根据题意分析推测上述(2)中实验 I 基本培养基无菌落的原因是B菌株无F因子。

②根据题干信息“F 因子的一条链由供体菌逐步转移至受体菌,在受体菌中复制后整合到拟核 DNA 上,发生基因重组”分析,上述 DNA 转移和复制过程可用下图b表示。

4)①根据题干“A 菌株对链霉素敏感,B 菌株具有链霉素抗性”,培养基中均加入链霉素的目的是淘汰A菌株或筛选B菌株。1号培养基中缺少thr但出现了菌落,说明A菌株中的thr+基因已经转移到受体菌(B菌株)中。

②在选择培养基上出现菌落所需的短混合时间反映了相关基因与oriT 间的距离,根据表格数据判断三个基因在图中oriT右侧的位置如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0.01%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测定光照强度对AB两种农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所得曲线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在____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总光合速度相同。

2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率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处于8-12千勒克司时,该光强范围内,限制B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大田生产中,若要保证植物有较高的产量,需注意或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和B、b (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Fl,Fl雌雄个体杂交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控制该植物花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15种

B. 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

C. F2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4

D. 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蓝色=13: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二倍体生物(2N=22)进行细胞分裂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中典型染色体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染色体图像可判断该细胞正在进行______分裂,该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定该细胞中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

3)该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该细胞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B. 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C. 葡萄糖经GLUT4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糖原也可转化为非糖物质

D. 若信号转导出现障碍,可以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研究棉花细胞核中一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连续基因,其分布状况如图所示,图中Ⅰ、Ⅱ为基因间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可能同时得到执行

B.图中碱基对替换发生在 a 区段属于基因突变,发生在Ⅰ区段不属于基因突变

C. DNA 分子含 n 个碱基,其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n/2

D.Ⅰ中插入一个抗虫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 病毒是一种球形的 RNA 病毒。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 HIV 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 210 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下图甲简单表示 HIV 的化学组成,图乙表示 HIV 感染人体后,体液中 HIV 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 细胞的浓度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小分子 b 是指_____ ②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是_____

2)图乙中表示 HIV 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在曲线 ED 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曲线中的 BC 段中,效应 T 细胞作用于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

3)如果 HIV 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 RNA 中含碱基 U=21%C=24%G=30%,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 DNA 含碱基 A 的比例为_____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与 HIV 相同,但其所寄生的细胞与 HIV 不同(主要是下图丙中的 c 细胞),其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神经元,患者 c 细胞受破坏后,相关下肢会无反应,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CPP32是细胞质基质中的一种蛋白质,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CPP32会被剪切成2个小片段,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故常用CPP32被剪切与否作为判断细胞凋亡的指标。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中的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有关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和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HeLa细胞匀浆

细胞色素C的抗体

CPP32剪切情况

(注:①②为相关药品,表示添加该药品,或者表示已被剪切)

1)据图可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当其他条件合适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________的含量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越明显。

2)推测细胞色素C分布于____________(填具体场所或结构),表中加入细胞色素C的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实验中还使用了如下两种药品:A dATP B.足量的细胞色素C,则可判断药物________

(3)用显微注射技术向完整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注入足量的dATP后,发现CPP32并未被剪切,细胞亦未凋亡。据题中信息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酵母菌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苹果汁酿制苹果酒,苹果汁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_________ 。苹果酒制作过程中先产生水,后产生酒精,原因是 _________

2)在使用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搅拌,目的是 _________ ,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用移液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时,应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并吹吸三次,目的是_______

3)为知道发酵瓶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 ________

4)有三种酵母菌突变菌株:菌株I能合成纤维素酶,但不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Ⅱ合成的纤维素酶 能分泌到细胞外;菌株Ⅲ合成的纤维素酶能分泌到细胞外并固定于细胞壁上。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纤维素生产酒精时,最好选用突变菌株 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