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答案】 60 乙>甲>丙 C

【解析】

1)根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丙。

2)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3)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2℃时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t1℃时,溶解度关系为:丙>乙>甲,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析出晶体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此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故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4)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不能观察到有晶体析出,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在试管中能观察到有晶体析出,符合题意;故填: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进行检验。

2)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填字母)。

A 静置沉淀

B 吸附沉淀

C 蒸馏

D 过滤

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0℃时,两物质各取25g,分别用100g水充分溶解,再把两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

③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3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_____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1226日,合肥轨道3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合肥轨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_______性。

(2)地铁车身的表面都喷上一层油漆,目的是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钢样中含铁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大

B.T1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

C.T2时,KNO3NaCl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D.T1KNO3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变为饱和(不考虑溶剂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甲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卓越贡献。下图是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

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 g

D.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蜡烛火焰___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选填

干石蕊纸花不变色,

湿石蕊纸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_____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玻璃车窗 B、镁铝合金车体

C、塑料小桌板 D、涤纶座套

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性。

3)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 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等特性。

4)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 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

6)目前世界上已有 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下图裝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1

2

序号

配方

面粉/ 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酵母/ g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蔗糖/ g

0

0

0

0

5

5

x

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3

4

5

6

3

4

5

6

(解释与结论)

3)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

4)第2组,⑦中x_______

5)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