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下图裝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装置


现象

试管内壁有水雾

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1

2

序号

配方

面粉/ 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酵母/ g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蔗糖/ g

0

0

0

0

5

5

x

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3

4

5

6

3

4

5

6

(解释与结论)

3)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

4)第2组,⑦中x_______

5)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

【答案】 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 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 5 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 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解析】

Ⅰ、解释与结论: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丙酸钙加热后生成的固体却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可得出: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

Ⅱ、解释与结论:

3)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组实验,其它因素相同,只有丙酸钙的质量不同,故该实验是探究丙酸钙的质量大小是否对于丙酸钙防霉效果有影响;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与第1组其它数据相同,只是第1组无蔗糖,而第2组有蔗糖,且第2组加入蔗糖的质量应相同,故x=5

5)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开始发霉的时间相同,故说明在加入面粉质量相同,酵母质量相同时以及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

反思与评价:

6)由题干信息可知,丙酸钙属于食品防腐剂,且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故填:不同意;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

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3)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如图2t1℃时,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6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某课题小组模拟工业海水提镁的流程,在实验室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氯化镁,设计方案如下:


(信息)

1)海水和苦卤中都含有NaClNa2SO4MgCl2CaCl2KCl等。

2)苦卤是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溶液。

3)如下表是某品牌不同碱的价格。

试剂

NaOH

Ca(OH)2

Ba(OH)2

KOH

价格(元/吨)

2400

850

5300

5500

请分析与计算。

1)海水和苦卤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甲同学提出选择苦卤更好,小组同学一致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______

2)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降低成本,试剂X最好选择表格中的______

3)该方案制取氯化镁时,要经历步骤I和步骤II两步转化,其主要目的是____

4)小组同学按上述方案进行了实验,并制得19.0g干燥纯净的氯化镁固体。若步骤Ⅱ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镁恰好完全反应,且步骤III中氯化镁没有损失,求步骤II中消耗稀盐酸的质量___。(写出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O4,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4NaClMgOH2CaCO3

BaSO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除去NaCl,利用的性质是____

2)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示意图。现有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沼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写出人体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

3)写出雪碧、可乐等饮料中含有的一种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4)写出一种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的碱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5)写出六大营养素中最简单营养素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