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可能是Na2SO4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_____,理由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成立

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_____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丙同学方案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_____

猜想二成立

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___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倒入下水道 B 倒入废液缸

【答案】 2NaOH+H2SO4=Na2SO4+2H2O Na2SO4H2SO4 猜想三 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实验中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 碳酸钠(锌、铁、镁等) 铁锈减少,溶液变黄 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钠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

【解析】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遇碱变成红色,此时溶液呈红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过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证明了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二:稀硫酸过量时可能是Na2SO4H2SO4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实验中反应后的溶液为无色。

[实验探究]

甲同学方案: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沉淀。

乙同学方案:猜想二正确,溶液中有稀硫酸,和稀硫酸反应可以产生气体的物质有碳酸盐和活泼金属如锌、铁、镁等。

丙同学方案:加入的生锈的铁钉表面是三氧化二铁,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实验现象是:铁锈减少,溶液变黄;

甲同学实验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是: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钠也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倒入废液缸。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宜宾)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用图A装置干燥O2,广口瓶内盛放的试剂是____,气体应从_____(填“a”“b”)口进入。

2)图B是蒸发食盐水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组装该装置时,放置仪器的先后顺序是___(填数字序号)。

①铁架台    ②铁圈

③蒸发皿 ④酒精灯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图C中称量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若其他操作均正确,按图D所示量取蒸馏水,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会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下图是从钴酸锂废极片(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中回收得到Co2O3Li2CO3的一种工艺流程。

1)操作1中,粉碎废极片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室中完成操作2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填一种即可);

3)操作4中,在高温条件下,CoC2O4在空气中反应生成Co2O3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操作5中,Li2CO3晶体用热水洗涤比用冷水洗涤损耗更少,说明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面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可能是NaClNaOH

猜想②:可能只有NaCl

猜想③: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_____

猜想①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

猜想②不正确,

猜想③正确

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1,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 pH试纸 B C 紫色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SO2 2NH3 S2- Ca2+ N2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①⑥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的用途很广,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金属资源,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铁制品长期裸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2)为了预防铁制品生锈,我们常在其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但在镀金属之前,先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将XZY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表面有气泡产生,X没有明显现象,再把YZ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发现放入YFeSO4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而放入ZFeSO4溶液和Z表面都没有明显现象。根据上述实验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在全球展开,一些消毒剂再次走进了百姓家。下表是几种消毒剂,请完成下列问题:

序号

消毒剂

医用酒精

二氧化氯

过氧乙酸

84”消毒液

主要成分

C2H5OH

ClO2

CH3COOOH

NaClO

1)其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制备“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IO)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3)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挥发,易分解,有强酸性。

①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2%的该溶液,需水_____mL

②下列关于过氧乙酸,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该物质可用于铁质容器的消毒

B 配制溶液时应帶橡胶手套,防止药液溅到皮肤上

C 如果药品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该物质适合长期放置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