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7宜宾)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用图A装置干燥O2,广口瓶内盛放的试剂是____,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口进入。
(2)图B是蒸发食盐水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组装该装置时,放置仪器的先后顺序是___(填数字序号)。
①铁架台 ②铁圈
③蒸发皿 ④酒精灯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图C中称量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若其他操作均正确,按图D所示量取蒸馏水,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A与B常温下反应放出大量热,A常温为液体,F与H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粉末(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F→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物质的分类I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石家庄桥西区初三模拟)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反应②是化合反应,反应④是分解反应。E、F、G、H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C和J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反应⑤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则A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新制的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样品中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CO3、Na2CO3和________等五种物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过程或现象 | 结论 |
Ⅰ.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试管壁发热 | 样品中CaO、NaOH至少含一种 |
Ⅱ. 向上述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A和固体B |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Ⅲ. 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C和固体D | 溶液A中含有CO |
Ⅳ. 向溶液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C溶液显碱性 |
(思考分析)(1)有同学认为步骤Ⅱ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判断溶液A中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Ⅲ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溶液C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能确定该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如图甲)和制取氧气实验(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有一处操作存明显错误的,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_。
(3)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操作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使用仪器b在该实验中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有机酸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2:1
C.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该物质水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者淡黄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医院、宾馆、旅游、家庭等的卫生消毒。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消毒液进行了如下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
I.84消毒液不稳定,其杀菌作用主要依靠有效氯,有效氯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Ⅱ.消毒杀菌就是使病毒蛋白质变性,鸡蛋中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时变成白色固体。
探究一: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的稳定性。
0.5%的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不同存放时间下的有效氯含量:
存放时间(小时) | 不同温度下,有效氯存留率 | |||
60℃ | 70℃ | 80℃ | 90℃ | |
0(对照) | 100% | 100% | 100% | 100% |
3.0 | …………… | ……….. | 94.66% | 88.05% |
6.0 | ……………. | 96.66% | 89.67% | 74.69% |
12.0 | ………….. | 93.32% | 82.62% | …………. |
20.0 | 94.75% | ……….. | ………. | ……….. |
30.0 | 92.99% | ………. | ………. | ………… |
(解释与结论)
(1)次氯酸钠(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综合分析探究一中数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0.5%的84消毒液有效氯存留率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其影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因此保存84消毒液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
探究二:不同浓度84消毒液的杀菌效果
在四只试管中各加入鸡蛋液2mL,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消毒液,静置15分钟后,记录如下:
序号 | 2—1 | 2—2 | 2—3 | 2—4 |
实验操作 | 加入0.5mL消毒原液 | 加入0.5mL消毒原液,12.5mL水 | 加入0.5mL消毒原液,50mL水 | 加入0.5mL消毒原液,100mL水 |
现象 | 液体表面产生气泡,无其他现象 | 液体中产生大量白色固体 | 液体中产生少量白色固体 | 液体中产生极少量白色固体 |
(解释与结论)
(3)探究二中杀菌效果最好的一组实验为________(填序号)。
(4)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Cl2,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硝酸钾(KNO3)和氯化钾(KC1)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KNO3________KCl(填“>”“<”或“=”)。
(2)60℃时,将120g KNO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KNO3中混有少量的KCl,可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4)据题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KCl的不饱和溶液只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才可变成饱和溶液
b.6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KCl溶液的大
c.将60℃时KNO3和KC1两种溶液分别降温至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溶液
d.60℃时,从KNO3和KC1两种饱和溶液中获得等质量晶体,蒸发水较多的是KC1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_____
猜想三:可能是Na2SO4和NaOH
以上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_____,理由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同学方案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二成立 |
乙同学方案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_____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二成立 |
丙同学方案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生锈的铁钉。 | _____ | 猜想二成立 |
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___。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倒入下水道 B 倒入废液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