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科研人员研究了温度对人工种植的蒲公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光照条件下,30 ℃环境中蒲公英的实际光合速率比 25 ℃环境中小

B.昼夜时间相同且温度不变,则适合蒲公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25

C.P 点时,叶表皮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为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D.一直处于光照条件下,P 点时蒲公英无法正常生长发育

【答案】C

【解析】

图中自变量为温度,本题是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在读表时,要明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黑暗中放出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消耗量,也代表呼吸作用强度。

A、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30 ℃环境中蒲公英的实际光合速率为6.5mg/h25 ℃环境中蒲公英的实际光合速率为5.95 mg/hA错误;

B、昼夜时间相同且温度不变,则适合蒲公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 20℃B错误;

CP点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蒲公英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但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表皮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C正确;

D、一直处于光照条件下,P 点时蒲公英净光合速率大于0,蒲公英能正常生长发育,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J”型曲线和“S”型曲线增长的模型。不考虑迁人率和迁出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X代表“J”型曲线,曲线Y代表“S”型曲线

B.图中b点和c点,种群的增长率相同且大于1

C.图中d点,种群的个体数为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图中e点,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花色有白色、粉色、红色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BbDd)控制,机制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其遗传规律,现用开白色花和粉色花的的植株进行正反交实验获得F1,让F1杂交获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类型

子一代(F1)表现型

子二代(F2)表现型

正交

红色花()

粉色花()

红色花:粉色花:白色花=33 1

反交

红色花()

红色花()

红色花:粉色花:白花色=3 1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的表现过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

2)基因Dd位于______(填“X”或“常”)染色体上,该植物花色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

3)反交实验中,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F2中开白色花的植株随机交配得F3,理论上F3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其中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选取正交实验F2的红色花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红色花:粉色花:白色花=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是番茄细胞合成乙烯的两个关键酶。利用反义DNA技术(原理如图1),可以抑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番茄具有耐储存、宜运输的优点。图2为融合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1)图2中的2A11为特异性启动子,则2A11应在番茄的 ____________(器官)中表达。

2)从番茄成熟果实中提取 ___________为模板,利用反转录法合成ACC氧化酶基因和ACC合成酶基因,以进行拼接构成融合基因并扩增。

3)合成出的ACC氧化酶基因两端分别含限制酶BamHⅠ和XbaⅠ的酶切位点,ACC合成酶基因两端含SacⅠ和XbaⅠ的酶切位点,用限制酶____________对上述两个基因进行酶切,再串联成融合基因,相应的Ti质粒应用限制酶 _______________进行切割,确保融合基因能够插入载体中。

4)为了实现图1中反义基因的效果,应将融合基因 _______(正向/反向)插入在启动子 2A11 的下游即可构成反义融合基因。将表达载体与农杆菌菌液混合后,接种在含有___的培养基中,可筛选出含有反义融合基因的农杆菌,再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番茄。

5)在检测番茄细胞中是否存在反义融合基因时,____________(填“能”/“不能”)用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CC氧化(合成)酶基因片段做探针进行检测,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了 24-D 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浸泡枝条适宜时间后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 abd 组为实验组,c 组为空白对照组。下列叙述中与该实验相符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一定是 24-D 的浓度

B.a 24-D 的浓度一定大于 b

C.d 24-D 的浓度一定大于 b

D.各组所用的枝条上一定要没有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株短根白化突变体水稻 A,欲研究该突变体的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

1)在适宜条件下,研究人员测定了长势一致且良好的突变体水稻 A 和野生型水稻 B 植株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结果见下表。

水稻品种

表观光合速率

molm-2s-1

气孔导度

molm-2s-1

胞间 CO2 浓度

molm-1

A(突变体)

361

018

42452

B(野生型)

1177

030

29844

据上表数据分析,突变体 A 表观光合速率的显著降低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于气孔导度下降引起的。与野生型 B 相比,突变体 A 的光反应与碳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________

2)利用两种水稻的叶片为材料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则突变体 A 叶片中缺少的色素为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其对可见光中____________光的吸收率收明显下降。由此推测叶绿体内___________ (结构)发育不良。

3)过氧化氢酶(CAT)能催化水稻细胞内超氧自由基的分解,超氧自由基有助于膜脂过氧 化物(MDA)的生成,而 MDA 的增多会加剧膜的损伤。图 2 为两种水稻中上述两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据数据分析,突变体 A _____________ 的含量比野生型 B 低,会使 _____________ ,从而导致突变体 A 表观光合速率下降。由此可见,突变体 A 白化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①只刺激a神经元,②只刺激b神经元,③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结果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

B. 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

C. 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

D. 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则c为垂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A.X表示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Y表示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量

B.X表示氧气浓度,Y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C.X表示人体内细胞分化的过程,Y表示细胞核内DNA的数量变化

D.X表示数量呈“J”型增长的种群所经历的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条件下,某植物的O2吸收和释放量受光质和CO2浓度影响的曲线(不考虑光质对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光条件下进行实验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植物叶肉细胞中吸收红光的主要色素是__________。若长期处于只有红光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够生长的CO2浓度要求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绿光替代黄光进行实验,则所得曲线应位于原曲线之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