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1中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b.如图1中乙图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c.如图1中丙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
(1)该实验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
(2)由图1中_____两图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1中丁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4)实验拓展: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和
图像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答案】控制变量法 甲丙 不需要 1.8 4
【解析】
(1)[1]实验中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所以采用控制变量法。
(2)[2]探究摩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需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由图1可知,甲丙两图满足实验条件。
(3)[3][4]丁图的实验装置,A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为一对平衡力,长木板不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长木板B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即
木块A和长木板B之间摩擦力由图甲可知为,代入数据可得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4)[5]由图4知,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摩擦力大小为4N。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则受到摩擦力大小不变,故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为某种型号的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这台机器利用起升电机升降作业平台,方便工人高空作业。该机器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整机质量(空载)/kg | 3200 |
安全工作载荷/kg | 200 |
起升电机额定电压/V | 24 |
起升电机额定功率/kW | 4.0 |
轮胎接地总面积/m2 | 0.08 |
(1)这台机器空载且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____
(2)起升电机以额定功率工作时,将总重为1000N的人和作业工具以0.2m/s的速度举高8m。该机器做的有用功是多少?____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
(3)此类机器机械效率一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板E和平板F垂直放置在水平的平面镜上。平板F可绕轴线ON转动, ON与平面镜垂直。
(1)让一束光AO贴着平板E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实验发现:当平板F向后转动时,在F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当平板F转到与平板E成为一个平面时,在平板F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于是小玲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小玲的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2)将平板F转到与平板E共面,将一束光贴着平板E以 10度的入射角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测得反射角为10度, 并将入平面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格中。改变入射角和反射角在做5此实验,各次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如下表所示。请你写出反射角β与入射角α的关系_______。
入射角α/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反射角β/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某种电动出水的电热水瓶的结构剖面图,图乙是它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源板的作用是将220V的交流电变成低压直流电,供出水电动机和出水定位灯使用。出水定位灯发光时,会在放置电热水瓶的桌面上留下明亮的光环,方便夜间判断出水位置,避免烫伤:
(1)电热水瓶装有4 kg、初温为25℃的水时,电热水瓶在220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12min可以将水加热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电热水瓶的加热管电阻为24.2Ω,在上述过程中,这个电热水瓶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3)已知圆柱形电热水瓶的出水口比内胆底高19 cm,当内胆装有2L水时,水面离内胆底8cm,此时,按住出水开关20s,出水电动机恰好能抽出1L的水。若不计出水管的体积和水的流速,不计能量损失,则出水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俊同学和家人一起旅游时拍了一张照片,同时观察到有体积不断变化的气泡冒出水面,令他印象深刻。于是,他对这些气泡产生了研究的兴趣。首先他假定水是静止的,同时水温相等且保持不变,经过思考他认为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①质量是不变的;②受到水的压强是不变的;③受到的浮力方向是不变的;④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变的。
(1)你认为小俊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写出序号)。
(2)关于小俊同学的观点,请写出你认为错误的某一条(写出序号)并说出你的依据。
答:__________,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扬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A、B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滑片P向右滑动,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B. 电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C. 电磁铁A、B的上端均为S极
D. 该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多少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时使用光屏的目的是研究凸透镜成______(选填“实”、“虚”或“各种”)像时的规律;
(2)如图甲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清晰的像。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正确的调整方法是______;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到达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_(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一个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容器底面积为S1,将底面积为S2的木块A放入液体中,如图2所示,静止时液面会_____(填“上升”或“下降”)一定的高度h,则A的重力为_____,A在液面以下部分的高度为_____;将B吊在A下方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如图3所示,此时液面高度又上升了h,则B的重力为_____;剪断绳后,A和B静止时的位置如图4所示,若B的密度为ρ的两倍,和图3相比容器中液面会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液面位置会改变,改变的高度是_____,若液体的总重力为G,4个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心均匀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20千克、体积为8×10-3m3、底面积为4×102m2:
圆柱体 | 底面积 | 质量 |
A | S | 5m |
B | 5S | m |
(1)求圆柱体的密度ρ;____
(2)求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_____
(3)水平面上还有A、B两个圆柱体(相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将其中______(选填“A”或“B”)圆柱体竖直叠放在另一个圆柱体的上部中央,使上圆柱体对下圆柱体的压强最大,求出此最大压强p最大。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