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气体制备、收集或净化的多种功能装置.
(1)若制备的气体是氧气,Y是黑色粉末,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装满水的乙装置收集氧气,A端应与_____ (填“B”或“C”)端相连。
(3)若某气体采用A和C相连制取,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_______(填“A”或“B”或“C”)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
A | B | C | D |
(2)①电子数为 10 的粒子很多,其中包含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的一些粒子。请将合适的化学符号填入空白HF、H2O、_____、CH4、Ne。
②查阅资料得知Mg、Mn、Fe、Cu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由强到弱”。若用实验验证这个结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置换反应验证, 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
,结合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请写出缺少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前后纳米镍的质量、化学性质不变
C.甲、丙、丁均为氧化物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中国海军入列,开拓中国新蓝海,。
(1)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1和O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航母螺旋浆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__(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为活泼,在海水中更容易锈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说法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质量 | 17 | m | 6 | 11 |
A.物质Y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 Z 和Y 的质量比为 6:1D.参加反应的 Z 和W 的质量比为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的① 、② 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 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
②A、B、C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
③A 、D 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首发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充电效率是普通充电产品的24倍。稀有金属锂被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图1为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1中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
(2)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在反应中______(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则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
(3)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同时放出热量,此过程发生了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储氢合金属于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4)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MnO2═LiMnO2 ,该反应属于____反应,金属氧化物MnO2是该反应中的_____(填“反应物”或“催化剂”),LiMnO2 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李婉仪同学在做 NaOH 溶液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对该沉淀进行加热,一般会看到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可有时却看到蓝色沉淀变成绿色。李同学对此异常现象产生了兴趣,决定对此现象产生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写出上述生成蓝色沉淀以及蓝色沉淀变成黑色的化学反应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加热蓝色沉淀产生黑色固体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猜想)猜想 1:与 CuSO4 溶液过量有关;猜想 2:与 NaOH 溶液过量有关。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1%NaOH 溶液,20%NaOH 溶液,1%CuSO4 溶液,20%CuSO4 溶液。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向 2 mL 20%CuSO4 溶液中滴加 2 滴 1%NaOH 溶液,再将所得沉淀加热 | 先产生蓝色沉淀,加热后___________。 | 猜想 1 成立 |
(2)_______________,再将所得沉淀加热 | 先产生蓝色沉淀,加热后___________。 | 猜想 2 不成立 |
(得到结论)在上述实验中,要能观察到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关键是________。
(拓展与思考)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上述绿色物质是溶解度比氢氧化铜更小的水胆矾[化学式为Cu4(OH)6SO4],该物质能与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李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绿色物质中含有硫酸根,于是将上述绿色物质用蒸馏水洗涤、烘干,再溶解在足量的溶液 A 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 B,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表示原绿色物质中有硫酸根。试推测:溶液 A 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溶液 B 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