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①红磷的着火点为260℃;②饱和NaHCO3溶液可用于吸收HCl气体;③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④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装置A可作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因为________且反应条件均不需要加热;
(2)反应开始后,B中充满氧气,但红磷仍未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
(3)装置G中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6,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同学们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若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状态,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5)反应完成后同学们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
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小滨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于是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反思与评价】小崔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小崔同学可采用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碳酸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
【答案】 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产生白色沉淀 HCl 氯化钙溶液和稀盐酸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BC
【解析】(1)装置A可作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因为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反应均不需要加热;(2)红磷未燃烧,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①可燃物与空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G中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通入二氧化碳后,湿的pH试纸显示pH约为6,干的pH试纸显示pH为7,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4)装置H中溶液为饱和状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5)反应完成后对装置D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装置D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小滨认为溶质只有CaCl2;小崔认为除CaCl2外,可能还含有HCl;【实验与结论】取反应后装置D中部分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发现溶液颜色呈无色,小滨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认为小滨的实验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氯化钙溶液和稀盐酸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为验证后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可采用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石蕊试液遇酸变红;C.锌粒)来代替酚酞试液,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点睛∶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可燃物与空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检验盐酸的方法∶①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②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③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④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1)进行实验前,先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的空间分为_____等份;
(2)该实验中要求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_____(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____.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等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为溴原子(Br)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为A、B、C、D、E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第三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______(注意:不能填代数式);图2中E粒子形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2)D粒子与溴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填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化学式).
(3)图2的结构示意图中,_______(填字母代号)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备硅酸钠(Na2SiO3)的流程如下:
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请问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 。
(2)检验“洗涤a”已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酸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操作a”包含蒸发浓缩、_____ 、过滤、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做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开始后可观察到如下现象:玻璃管中的粉末由_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这说明了氧化铁在反应中失去了_______而被还原,这种粉末就是被还原出来的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出现_______,这说明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_______而被氧化,产生了_______气体。
(2)若一氧化碳是足量的,要制得56 g铁,至少需要氧化铁_______g,同时能产生二氧化碳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FeFe2O3
FeCl3
B. SO2H2SO3
H2SO4
C. Na2CO3NaNO3
KNO3
D. CaCl2溶液CaCO3
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CuSO4、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溶液pH>7
B. 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种
C. m=3.31
D. 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鱼米之乡”益阳盛产的谷物类粮食(如大米)品种多样,特种水产品(如小龙虾、甲鱼等)也名扬全国。
(1)大米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小龙虾、甲鱼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
(2)谷物类粮食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而被人体吸收。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