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G俗称纯碱;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2CO3 2CuO + C高温2Cu+CO2 CuSO4+2NaOH=Cu(OH)2↓+Na2 SO4 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B可能是氧化铜,A可能是碳,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故C可能是稀硫酸,G俗称纯碱,故G是碳酸钠,硫酸和氧化铜都能生成E,故E可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碳酸钠,且与E反应有沉淀,故D可能是氢氧化钠,E与F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颜色的沉淀,故F可能是氯化钡,经推理,该分析结果正确;

(1)G的化学式为Na2CO3

(2)反应①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uO + C高温2Cu+CO2↑;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 SO4

(4)反应②是硫酸铜与氯化钡的反应,故反应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生产过程应用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图是某自来水厂生产过程示意图。

(1)炭滤池中常用精制无烟煤粉替代活性炭,这说明该煤粉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2)该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填选项编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杀菌消毒

(3)吸水井中通入的氯气和氨气可反应生成氯胺(NH2Cl)。氯胺可缓慢释放出有消毒作用的物质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2Cl + H2O = NH3 + X,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

(4)常饮用硬度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某水样是否为硬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写出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丙属于单质

B. 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 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

D. 甲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最近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绿色自由构想,先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中,再把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合成塔中转化为甲醇(CH3OH)。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CO2+K2CO3 +H2O = 2KHCO3)

(1)吸收池的作用是_______

(2)碳酸氢钾(KHCO3)在分解池中发生分解反应,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

(3)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如果空气不经过吸收池和分解池,直接通入合成塔,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置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

(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A操作中玻璃棒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进行称量 ②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③蒸发时待水分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④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3)配置NaCl溶液时,称量精盐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砝码 B.减少适量砝码 C.增加适量精盐 D.减少适量精盐

(4)配置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序号)

①粗盐溶解时不充分 ②过滤时滤纸破损

③蒸发时溶液飞溅 ④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加热时酒精灯_________焰温度最高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_________的物理性质可选择 E 装置收集氧气

(3)实验室可以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填字母)制取 CO2 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实验室制取NH3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若选择 F 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 NH3气体 应该从____(“a”“b”)进入。将 NH3 溶于水中可配制成氨水溶液,氨 水能使无色酚酞变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注: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A80gB固体中各加水150g,加热溶解,同时蒸掉50g水,冷却至T1℃,此时 ( )

A. 二者均有晶体析出 B. 只有A析出

C. 只有B析出 D. 二者均没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______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___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

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______。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

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