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最近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绿色自由构想,先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中,再把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合成塔中转化为甲醇(CH3OH)。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CO2+K2CO3 +H2O = 2KHCO3)

(1)吸收池的作用是_______

(2)碳酸氢钾(KHCO3)在分解池中发生分解反应,其反应条件是_______

(3)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如果空气不经过吸收池和分解池,直接通入合成塔,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分离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高温 CO2 + 3H2 CH3OH + H2O 300℃条件下,氢气与空气接触可能会引起爆炸

【解析】(1)吸收池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分离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2)由流程过程可知,碳酸氢钾(KHCO3)在分解池中发生分解反应,其反应条件是高温。(3)由流程过程可知,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 3H2 CH3OH + H2O。(4)如果空气不经过吸收池和分解池,直接通入合成塔,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不可行,理由是可燃物不纯的情况点燃,会发生爆炸,在300℃条件下,氢气与空气接触可能会引起爆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CO中的CO2,并回收CO

探究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铜粉

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实验设计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物质含量:

B. 溶液pH:

C. 金属活动性顺序:

D. 硫元素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_____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NH3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某同学收集了某地区的雾霾,将其溶于水后得到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试样溶液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是_____

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M溶液时生成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上述五种物质中的_____(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收集和性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

(1)指出B装置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小红利用图中F装置进行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黑色氧化铜粉末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得到的红色粉末是什么?

查阅资料:Cu2O是红色,易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假设)红色粉末是①CuCu2O_____

(设计实验)小明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红色粉未于试管中,加人足量稀硫酸

_____

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

(实验反思)小明设计的实验无法证明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Cu,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

NaCl

36.0

36.6

37.3

31.6

63.9

110

(1)6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20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1.6%

B.40时,136.6gNaCl溶液中一定含有36.6gNaCl

C.将40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32.3g固体

D.将40时NaCl和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降温后两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NaCl>

(3)20时,按下列图示操作:

在溶液A、B、C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的有_______(填字母)。

比较溶液A、B中的质量分数:A_______B(填“>“或” <”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G俗称纯碱;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化铜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能否与氨气(NH3)反应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实验设计)按图设计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进行实验)

(1)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2)BU形管内物质变蓝。

(3)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1)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粉末+玻璃管

65.6g

59.2g

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2)A中玻璃管内的反应证明,氨气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有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 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 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