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加
B.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不变
D.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2℃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B、C、N、O、Na,S、Zn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厨房常见的醋酸________。
(2)电子数为10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3)硝酸锌________。
(4)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
(4)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加入约1/3体积的水(如图F所示),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_______,用注射器向另一瓶(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气体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如图G所示),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现有乙醇和乙醛(CH3CHO)的混合物共13.4g,完全燃烧后生成26.4gCO2,则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温馨提示:无水CaC12具有吸水性)
(1)写出仪器X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中黑色固体的作用是___,收集装置可选择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_____。
(3)硫化氢(化学式为H2S)是一种无色,其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与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实验室可用CaS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H2S气体,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H(用A、B……填空)。装置H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H2S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某兴趣小组同学对一废钢成分进行了探究。
问题1:这种钢属于哪种类型的钢?
【查阅资料】含碳量0.03%~0.3%,为低碳钢;含碳量0.3%~0.6%,为中碳钢;含碳量0.6%~2%,高碳钢。
【实验】将11.4 g去锈后的废钢样品加入盛有20.0 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为120 g)中。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称量,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质量/ g | 151.3 | 151.0 | 151.0 |
【结论】通过计算分析:(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
(2)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单质,则该样品属于哪种类型的钢?(写出计算过程)
问题2:回收金属对节约金属资源的意义。
【拓展】(3)若该样品为高碳钢(假设含碳量为2%),钢铁厂冶炼100 kg这种钢,需要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表示物质间能转化,“-”表示物质间能反应)。C与G常用作建筑材料,D与G的物质类别相同,F与G用于实验室制取E。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物质F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___;
(3)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这项中“中国理论”“中国技术”“ 中国装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据资料记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可燃冰形成条件,可采用 、 等方案开采可燃冰。
(3)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可燃冰幵采应注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