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指同生共患难的朋友

指同生共患难的朋友答案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2012•南京二模)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疆好》歌词: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
材料二:《格桑花开》歌词:…融入到雪域高原,我虔诚的仰望,湛蓝的天空看到了真正的阳光;大河源头,雄鹰在自由的翱翔,颂经的真言 那是生命复苏的天堂.格桑花开,无所顾忌的绽放,遥远陌生的地方,谁借我一双梦的翅膀,随风飞过高原上最高的山峰…
(1)《格桑花开》歌词中提到的“雪域高原”是指我国四大高原中的
 

“湛蓝的天空看到了真正的阳光”,该地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
 

“随风飞过高原上最高的山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叫
 
峰.
(2)《新疆好》歌中唱到“积雪融化灌农庄”,在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叫做
 
,当地人引水灌溉发展了特色鲜明的
 
农业.
(3)新疆与西藏同为我国的重要牧区,但两地的牧场类型以及著名畜种均有不同,新疆的牧场类型为
 
牧场,西藏的代表畜种有
 
(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读右图并结合材料,分析回到问题.
材料:2005年10月15日,我国宣布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短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全线总里程达1118千米.自此,占全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1300奶奶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沿着三江原湿地、纳木错湖蜿蜒而过,大部分新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曾有国旗专家认为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铁路建设者勇于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青藏高原上!
(1)写出城市名A
 
;B
 

(2)2000年8月19日,“三江原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是指:
 
 
 

(3)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A.地质条件复杂,对滑坡和泥石流   B.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
(4)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耕作,南部的
 
谷地和东北部的
 
谷地,是重要的农业区.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建生青藏铁路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指一年中出现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B、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出现在20°N-30°N的沙漠地区C、北半球1月份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D、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极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日光城”之称的是
 
,有“聚宝盆”之称的是
 
盆地,“聚宝盆”里的“宝”主要是指
 
.青藏高原内的三条大江(河)是
 
 
 
;最大的湖泊是
 

(2)在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与
 
结婚,对汉藏两族的和睦相处做出了贡献.西藏在唐代称做
 

(3)
 
年,中国政府和平解放西藏.1987年,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
 
 
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
(4)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处北纬30°附近,为何气候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南亚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读南亚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__________平原    B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高原

D __________河流    E__________国家

(2)A平原东部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与同纬度共它地区相比,该地区冬季气温偏高,试从地形方面分析其成因。

(3)C高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该地区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过去,印度利用当地丰富的______资源发展了钢铁、机械工业。近几年印度_______业发展迅速,其产业中心是班加罗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保卫“中华水塔”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中华水塔”。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无节制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草地大规模的退化与沙化,该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对土地的保护功能下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三江源地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
    为了加强对江河源地区的生态保护,2000年国家决定在这里建立全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水环境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湖泊湿地、高寒草甸地区、原始森林、高寒灌丛、珍稀野生动物等自然生态系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15年的建设与发展,有效地保护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结合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恢复和治理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强自然发展的能力,探索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将保护区建设成为管理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科研监测政策有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是指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该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右图并结合材料,分析回到问题(13分)

材料:2005年10月15日,我国宣布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短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全线总里程达1118千米。自此,占全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1300奶奶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沿着三江原湿地、纳木错湖蜿蜒而过,大部分新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曾有国旗专家认为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铁路建设者勇于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青藏高原上!

(1)写出城市名

 A           ;B              

(2)2000年8月19日,“三江原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是指:                      

(3)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

A.地质条件复杂,对滑坡和泥石流  B.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

(4)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耕作,南部的

          谷地和东北部的         谷地,是重要的农业区。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建生青藏铁路的意义。(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疆好》歌词: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
材料二:《格桑花开》歌词:…融入到雪域高原,我虔诚的仰望,湛蓝的天空看到了真正的阳光;大河源头,雄鹰在自由的翱翔,颂经的真言 那是生命复苏的天堂.格桑花开,无所顾忌的绽放,遥远陌生的地方,谁借我一双梦的翅膀,随风飞过高原上最高的山峰…
(1)《格桑花开》歌词中提到的“雪域高原”是指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_____;
“湛蓝的天空看到了真正的阳光”,该地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______;
“随风飞过高原上最高的山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叫______峰.
(2)《新疆好》歌中唱到“积雪融化灌农庄”,在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叫做______,当地人引水灌溉发展了特色鲜明的______农业.
(3)新疆与西藏同为我国的重要牧区,但两地的牧场类型以及著名畜种均有不同,新疆的牧场类型为______牧场,西藏的代表畜种有______(写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山东省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下面是两个网友间(经整理后)的聊天记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黑龙孤帆:你是哪里的朋友?
黄天飞鹰:你猜猜。我的名字隐含着我的住地,可以这样说,飞鹰在天,向东俯视太行背脊,向南鸟瞰秦岭月夜;宝塔山燎原过抗日烽火,黄龙游走魂牵华夏子孙。你呢,名字也有所指?
黑龙孤帆:对。我是西听兴安岭松涛,东赏长白山风雪;乘着“红旗”走四方,扬帆黑龙去远航。
(1)黄天飞鹰所在地的地形区是                    ,请你描述一下该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2)黑龙孤帆所在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此有“                        ”之称。  
(3)对话中所说的“黄龙”是指                (河流),这条河流突出的水文特征有哪些?请你试着写出几个。(至少写两个)                                                                                                    
(4)这里的“红旗”是指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红旗轿车,这里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越条件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每空1分,共7分)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3)亚洲中部的          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

10℃,这是为什么?                                             

(4)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同步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日光城”之称的是________,有“聚宝盆”之称的是________盆地,“聚宝盆”里的“宝”主
    要是指__                      ______。青藏高原内的三条大江(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
    大的湖泊是________。
(2)在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与_____       ___结婚,对汉藏两族的和睦相处做出了贡献。西藏在唐代称做
    ________。
(3)____ _年,中国政府和平解放西藏。1987年,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青藏铁路
    (北段)通车。
(4)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同处北纬30°附近,为何气候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0115 期末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内容。
(1)图中的山脉是________山脉。
(2)A省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基地,该省的突出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采取的生
    物措施_______________,采取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和②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把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
    ________地区。①是________线工程,它可利用现有的________进行调水,工程量较小,在调水的同
    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读右图并结合材料,分析回到问题.
材料:2005年10月15日,我国宣布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短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全线总里程达1118千米.自此,占全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1300奶奶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沿着三江原湿地、纳木错湖蜿蜒而过,大部分新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曾有国旗专家认为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数万名铁路建设者勇于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青藏高原上!
(1)写出城市名A______;B______.
(2)2000年8月19日,“三江原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三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______.
A.地质条件复杂,对滑坡和泥石流   B.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
(4)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耕作,南部的______谷地和东北部的______谷地,是重要的农业区.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建生青藏铁路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年较差指一年中出现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B.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出现在20°N—30°N的沙漠地区
C.北半球1月份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
D.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极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四个省中,纬度最高的是
C
C
,南临南海的是
B
B
,陆上同邻国有接壤的是
A
A
C
C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的省份是
A
A
,B省份的简称是
,D省份的行政中心是
济南
济南
.有热带分布的是
AB
AB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读“长江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
唐古拉
唐古拉
山脉,自西向东注入
海,是我国第
大河.
(2)历史上,长江流域多次发生大洪水,其洪水的主要来源有:宜昌以上的干支流,南面淡水湖A
洞庭
洞庭
湖和B
鄱阳
鄱阳
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支流C
汉江
汉江
水系.
(3)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图中M是
三峡
三峡
水利枢纽,它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4)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
长江
长江
水系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华北
华北
西北
西北
地区.该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我国的季风区是指能受季风影响的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东部地区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李明向远在英国的朋友彼得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时这样说“我们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李明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dl 来源: 题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B、一个地方只能养育当地的居民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D、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