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0 6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    史(2006.3)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答卷纸上要求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2.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位于现在的

  A.安徽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山东省

试题详情

3.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试题详情

4.从下列三幅图中,能够获取的共同历史信息有

①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力

②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⑧反映了当时繁重的徭役

④三项成就气势恢宏,闻名中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5.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名词与帝王年号有关的是

  ①长庆会盟    ②绍兴和议    ③靖康之变    ④建安文学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6.耶律阿保机、元昊、完颜阿骨打对本民族历史发展最重要的贡献是

  A.统一了本民族各部         B.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C.加快本民族封建化过程    D.称皇帝,建立了国家

试题详情

7.鸦片战争中,台湾海峡两岸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主要地点有

  ①厦门②福州③鸡笼④淡水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B.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试题详情

9.下列是民国初年印刷的四幅“火花”(火柴盒上的贴花)图案。图案中准确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民主要愿望有

 

 

  ①发展民族工业    ②收回领土主权   ③实现国家强盛    ④征服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③④

试题详情

10.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反帝斗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中华民族取得了独立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宣布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    D.列强从此再也不能维持其在华稳定的统治秩序

试题详情

11.下列对北伐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战方针是先扫除吴佩孚,再围歼张作霖,最后消灭孙传芳

  B.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一中国

  c.江西战场是北伐的主要战场

  D.工农群众的支持是胜利进军的最主要原因

试题详情

12.之所以说抗日战争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

  A.蒋介石集团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B.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C.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D.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

试题详情

13.辽沈战役中为了截断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的城市是

  A.长春    B.沈阳    C.锦卅     D.营口

试题详情

14.下列企业,属于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    B.武汉钢铁公司  C.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D.包头钢铁公司

试题详情

15.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历经多次调整,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B.农业合作化运动扩大了农民对土地支配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自主经营

试题详情

16.对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主要依据,表述完整的是

  A.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需要

  C.世界多极化形势发展的需要          D. 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

试题详情

17.法国“热月政变“和“雾月政变”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有拿破仑直接参与              ②所建政权都属于资产阶级专政

  ③都发生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    ④所建政权都软弱无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⑧     D.②④

试题详情

18. 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王国能够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根本因素是

  A.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中占首席地位    B.俾斯麦“铁血政策”的推行

  C.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                D.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试题详情

19.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新科技设备采用程度的不同    B.发生范围和所涉及领域的不同

  C.统治者重视程度的不同        D.科技与工业生产结合程度的不同

试题详情

20.19世纪初,建立了科学原子论的著名科学家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但很快就发生动摇。其主要原因是

  A.侵略集团间军备竞赛激烈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D.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

试题详情

22.下列涉及到中国领土主权的国际文件中,中国代表参加讨论并签字的文件有

  ①《凡尔赛和约》                   ②《开罗宣言》

  ③  1922年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条约    ④《雅尔塔协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23.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二二六”兵变         ②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 

③中共“八一宣言”发表      ④佛朗哥军队攻占马德里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试题详情

24.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本外交政策所呈现出的趋势是

    A.控制一竞争一扶植    B.控制一扶植一竞争、合作

    C.竞争一控制一扶植    D.扶植一竞争一控制、合作

试题详情

25.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是

    A.发展中国家    B.世界贸易组织

    C.发达国家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试题详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计38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1分,第31题14分,共计37分。

29.隋唐和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8分)简要分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关系、赋税制度、思想和文学等方面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试题详情

30.“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以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中共八大为例,说

   明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的?分别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11分)

 

 

 

 

试题详情

31.20世纪30年代,苏、美两国相继开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本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20世纪30年代初苏、美两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状况。苏、美两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什么新模式?(4分)

 

 

 

(2)结合二战结束后30年内的相关史实,分别说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对东欧和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对西欧国家经济的影响。(4分)

 

 

 

 

(3)简要评价苏联经济发展新模式(4分)。你认为政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2分)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lO

   11

   12

   13

答案

  B

  A

  D

  C

  A

  C

  A

  C

  A

  D

  B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A

 

  B

 

  D

 

  D

   

    B

 

    C

 

    D

 

    C

 

    B

 

    C

 

 

 

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计38分

 26.(1)品行、才学。(2分)

    (2)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或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政府政治腐败(或封建国家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或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3分)

    (3)设科考试(科举制)。(1分)抑制门阀势力的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答其中三点即可)

(4)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易造成士人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1分)改革措旋: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2分,答其中两点即可)

 27.(1)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建造战船,开办兵工厂。(2分)

     (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东南海疆。(1分)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转移到东南海疆,防范列强入侵。(2分)    (3)林则徐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积极仿制西方战船(2分);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2分)(如答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也可给1分,但此问总分不能超过4分)

(4)黄海(或大东沟)战役、威海卫(或刘公岛)战役。(1分,答其中一点即可)  腐朽的封建制度。(1分)   

    认识: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或民族独立主权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增强海权意识,加强国防建设。(2分,答其中两点即可)

28.(1)人文主义;(1分)资本主义萌芽(或工场手工业)。(1分)

    (2)重视社会契约;强调人民主权(或反对君主专制);强调公共意志。(3分)

    (3)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自由主义。(2分工业革命。(2分)

(4)推动了思想解放;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趣12分,第30题11分,第31题14分,共计37分

 29.情况:隋唐时期,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管理和商业设施完备;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市的买卖有固定的交易时间;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4分,答其中四点即可)长安、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1分)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有很大发展(或扬州和成都成为长江流域东西两个中心)。(1分)

   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则是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物产;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苏州等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机户”;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2分,答其中两点即可)  ‘

   影响: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1分)明实行一条鞭法(或清推行“摊丁入亩”);(1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1分)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1分)。   

 

30.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2分)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分)

    遵义会议:会议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或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分)八大路线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2 J分)

 

31.(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1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1分)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分)美国经济危机。(1分),

    (2)影响: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苏联模式,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1分)但由于该体制的弊端,后来束缚了各国经济的发展。(1分)

    二战后,西欧各国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1分)但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分)

    (3)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1分)内部存在着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1分)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1分)但这种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后来,它目益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1分)    ’

    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应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