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而后确定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除了图中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低压交流电源和______;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③若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由于橡皮筋弹力做功所获得的速度为______m/s.(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0Hz)

(2)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以及从废旧电器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白炽灯等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即电阻R(约为2KΩ))和白炽灯.现用手机中的锂电池 (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300mA)以及可供选择的下列器材进行实验:
A.电压表V(量程4V,电阻RV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300mA,电阻RA1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为10Ω)
D.滑动变阻器R1 (0~20Ω,额定电流l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①为了测定电阻R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并选取了相应的器材 (电源用手机中的锂电池),其中有一种器材选取不妥,应做出的调整是______.
②为研究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该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测出了加在灯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灯的电流I共8组数据 (见下表):
次数1234567
U/V0.200.501.001.502.003.00
I/A0.080.130.180.200.240.29
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U一I图线.由图象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大,白炽灯的电阻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分析:(1)①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需要采取平衡摩擦力的措施;
②小车先在橡皮条的拉动下做加速运动,当橡皮条恢复原长时,拉力减为零,小车由于惯性继续做匀速运动,因此小车匀速时的速度就是该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①根据电压的和电阻的大小,可以得到电路的电流的大小,从而可以选择合适的电流表,
②根据数据做出U-I图象,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的电阻的大小,可以分析电阻的变化的情况.
解答:解:(1)①打点计时器打完纸带后,需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所以还需要刻度尺.
②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该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故可以将长木板的一段垫高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所以应采取的措施是木块的末端垫高,平衡摩擦力.
③根据纸带可得,最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均为:L=2cm=0.02m,
两个点之间的时间的间隔为:t=0.02s,
所以小车由于橡皮筋弹力做功所获得的速度为v===1.00m/s.
(2)①锂电池的电压为E=3.7V,待测的电阻R约为2K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约为:I===0.00185A=1.85mA,
所以电流表应该选择A2,即应做出的调整是电流表A1换成电流表A2
②根据数据,描点作出U一I图线为:
在U-I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的就是在该时刻的电阻的大小,
所以根据图象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大,白炽灯的电阻在不断的增大.
故答案为:
(1)①刻度尺
②木块的末端垫高,平衡摩擦力
③1.00m/s
(2)①电流表A1换成电流表A2
②如图所示
③增大
点评:本题关键是结合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如本实验中,明确小车的运动情况,先加速,再匀速,橡皮条做功完毕,速度最大,做匀速运动,故需要测量匀速阶段的速度.
在U-I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的就是在该时刻的电阻的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加速
加速
(匀速、加速还是减速),若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周期为
0.02
0.02
s.从打下O点到打下H点,共9个点迹,历时
0.16
0.16
s,位移为
11.40
11.40
cm,这段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为
0.71
0.71
m/s

(2)(4分)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A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他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
应将电池改为交流电
应将电池改为交流电
;②
没有平衡摩擦力
没有平衡摩擦力

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端
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端
;④
左端连接的细线应与木板平行
左端连接的细线应与木板平行

(2)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0.64
0.64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次数 小车 拉力(N) 质量(g) 位移(cm) 拉力
比值(F:F
质量
比值(m:m
位移
比值(x:x
加速度
比值(a:a
1 0.1 200 22.3 0.50 1 空格1 空格2
0.2 200 43.5
2 0.2 200 40.2 1 0.50 空格3 空格4
0.2 400 19.5
①请根据实验要求将表中写有“空格”处的相应数据计算出并填写在横线上:
空格1:
 
、空格2:
 
、空格3:
 
、空格4: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代替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根据第二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而后确定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除了图中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低压交流电源和
刻度尺
刻度尺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木块的末端垫高,平衡摩擦力
木块的末端垫高,平衡摩擦力

③若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则小车由于橡皮筋弹力做功所获得的速度为
1.00m/s
1.00m/s
m/s.(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0Hz)

(2)某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以及从废旧电器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白炽灯等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即电阻R0(约为2KΩ))和白炽灯.现用手机中的锂电池 (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300mA)以及可供选择的下列器材进行实验:
A.电压表V(量程4V,电阻RV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300mA,电阻RA1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为10Ω)
D.滑动变阻器R1 (0~20Ω,额定电流l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①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并选取了相应的器材 (电源用手机中的锂电池),其中有一种器材选取不妥,应做出的调整是
电流表A1换成电流表A2
电流表A1换成电流表A2

②为研究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该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测出了加在灯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灯的电流I共8组数据 (见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 0.20 0.50 1.00 1.50 2.00 3.00
I/A 0 0.08 0.13 0.18 0.20 0.24 0.29
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U一I图线.由图象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大,白炽灯的电阻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匀速、加速还是减速),若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周期为______s.从打下O点到打下H点,共9个点迹,历时______s,位移为______cm,这段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