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6=10分)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在水平放置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B.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细绳与橡皮筋的交点叫做结点.
C.在纸面上离O点比橡皮筋略长的距离上标出A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沿水平方向拉两个细绳套,把结点拉至A点,如图1-4-13所示,记下此时两力F1F2的方向和大小.
E.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细绳套,仍把结点拉至A点,记下此时F′的方向和大小.
F.拆下弹簧测力计和橡皮筋
(1)请你在下面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步骤中填空.
a.在A点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F′的图示.
b.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                .
c.比较               的大小和方向,并得出结论.
(2)做该实验时,下面的措施中,哪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力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木板,并且平行于木板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而长,描出细绳拉力方向时,可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上描出二点

(1) (b)F1F2的合力F,(c)F, F′(2)ACD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海淀区一模)(1)“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B.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C.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D.应选择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
(2)某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v,②W∝v2,③W∝
v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在刚开始实验时,有位同学提出,不需要测出物体质量,只要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和读出速度传感器的读数就行了,大家经过讨论采纳了该同学的建议.

①请你简要说明为什么不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
②让小球分别从不同高度无初速释放,测出物体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L1、L2、L3、L4…,读出小球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v1、v2、v3、v4、…,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若为了更直观地看出L和v的变化关系,他们下一步应怎么做?
(3)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50.15
50.15
mm;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4.700
4.700
mm;
③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220
220
Ω.
④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电流表A1(量程0~4mA,内阻约50Ω)
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
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右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⑤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约为ρ=
7.6×10-2
7.6×10-2
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4+6=10分)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在水平放置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B.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细绳与橡皮筋的交点叫做结点.

C.在纸面上离O点比橡皮筋略长的距离上标出A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沿水平方向拉两个细绳套,把结点拉至A点,如图1-4-13所示,记下此时两力F1F2的方向和大小.

E.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细绳套,仍把结点拉至A点,记下此时F′的方向和大小.

F.拆下弹簧测力计和橡皮筋

(1)请你在下面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步骤中填空.

a.在A点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F′的图示.

b.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                .

c.比较                的大小和方向,并得出结论.

(2)做该实验时,下面的措施中,哪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力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木板,并且平行于木板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而长,描出细绳拉力方向时,可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上描出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部分 题型:实验题

(4+6=10分)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在水平放置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B.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细绳与橡皮筋的交点叫做结点.

C.在纸面上离O点比橡皮筋略长的距离上标出A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沿水平方向拉两个细绳套,把结点拉至A点,如图1-4-13所示,记下此时两力F1F2的方向和大小.

E.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细绳套,仍把结点拉至A点,记下此时F′的方向和大小.

F.拆下弹簧测力计和橡皮筋

(1)请你在下面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步骤中填空.

a.在A点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F′的图示.

b.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                 .

c.比较                 的大小和方向,并得出结论.

(2)做该实验时,下面的措施中,哪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力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木板,并且平行于木板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而长,描出细绳拉力方向时,可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上描出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4+6=10分)

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在水平放置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

B.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细绳与橡皮筋的交点叫做结点.

C.在纸面上离O点比橡皮筋略长的距离上标出A

D.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沿水平方向拉两个细绳套,把结点拉至A点,如图1-4-13所示,记下此时两力F1F2的方向和大小.

E.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细绳套,仍把结点拉至A点,记下此时F′的方向和大小.

F.拆下弹簧测力计和橡皮筋

(1)请你在下面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步骤中填空.

a.在A点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F′的图示.

b.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                 .

c.比较                 的大小和方向,并得出结论.

(2)做该实验时,下面的措施中,哪些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力要适当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木板,并且平行于木板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细而长,描出细绳拉力方向时,可在细绳正下方稍远的距离上描出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