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物理课外活动小组学习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后,自制了一个橙子电池组,将该电池组接在铭牌为“1.5V,0.3A”的小灯泡上,发现小灯泡不亮,用多用电表粗测该电池组电动势约为1.5V,流过灯泡的电流约为2mA。为了进一步研究小灯泡不亮的原因,该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并用多种方法测量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与内阻,请协助完成实验。
(1)除了开关和导线等基本器材外,同学们还准备了以下器材:
A.电压表(0~3V) B.电压表(0~15V)
C.电流表(0~3.0mA) D.电流表(0~0.6A)
E.电阻箱(0~99.9Ω) F电阻箱(0~9999.9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电阻箱应选用______。(均填选项字母)
(2)闭合开关S1和,调节电阻箱并记录电阻箱的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
和电压表的示数
,由此可知电流表的电阻
为______(用上述量表示)。
(3)闭合开关S1和,调节R,仅读出电流I和电压U,并测出多组数据,作出U-I图线可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此种办法测量的电动势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小”、“相等”或“偏大”)。
(4)断开S1闭合,仅由多组电流表的示数和电阻箱的示数R,运用实验数据作出
图线为一条倾斜的直线,且该直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内阻为_____(用k、b、
表示)。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A、B两物体相互接触但并不黏合,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kg,mB3kg。从t0开始,作用力FA和作用力FB分别作用在A、B两物体上,FA、F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为FA=82tN,FB22tN。则( )
A.A、B两物体一直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B.当FAFB时,A、B两物体分离
C.t=1s时A物体的运动速度为2m/s
D.物体B在t=5s时的加速度为4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在0.3s时间内,质点P向右移动了3m
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m/s
C.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 t=0.ls时,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
E. t=0.45s时,x=3.5m处的质点Q到达波谷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世纪初,卢瑟福进行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如图1所示,有两个粒子均以速度
射向金原子,它们速度方向所在的直线都不过金原子核中心。请在图1中分别画出两个
粒子此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2)如图2所示,一个粒子以速度
射向金原子,速度方向所在直线过金原子核中心。由于金原子受到周边其他金原子的作用,可将
粒子与一个金原子核的作用等效为与一个静止的、质量非常大的粒子发生弹性碰撞。请推导说明
粒子与金原子核作用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极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超过90°)。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作如下假设:
①将粒子视为质点,金原子视为球,金原子核视为球体;
②金箔中的金原子紧密排列,金箔厚度可以看成很多单原子层并排而成;
③各层原子核前后不互相遮蔽;
④大角度偏转是粒子只与某一层中的一个原子核作用的结果。如果金箔厚度为L,金原子直径为
,大角度偏转的
粒子数占总
粒子的比例为
,且
。
a.请估算金原子核的直径;
b.上面的假设做了很多简化处理,这些处理会对金原子核直径的估算产生影响。已知金箔的厚度约
,金原子直径约
,金原子核直径约
。请对“可认为各层原子核前后不互相遮蔽”这一假设的合理性做出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存在着两个方向竖直向上的相同带状匀强电场区,电场区的高度和间隔均为d,水平方向足够长.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在距离电场上方d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在水平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电场区可能做直线运动
C.若场强大小为,小球经过两电场区的时间相等D.若场强大小为
,小球经过两电场区的时间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物理”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在学习物理规律同时,还需要了解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B.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运动时间的测量
C.笛卡尔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牛顿三大定律都无法利用实验来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欲将电流表改装为两用电表,即中央刻度为15的“×1”挡的欧姆表及量程为 0~15V的电压表,实验室可提供的器材有
A.一节全新的5号干电池(电动势E=1.5V,内阻不计)
B.电流表A1(量程0~10mA,内阻为25Ω)
C.电流表A2(量程0~100mA,内阻为2.5Ω)
D.滑动变阻器R1(0~30Ω)
E.滑动变阻器R2(0~3Ω)
F.定值电阻R3(117.5Ω)
G.定值电阻R4(120Ω)
H.定值电阻R5(147.5Ω)
L.单刀双掷开关S,一对表笔及若干导线
(1)图中电流表应选用__(选填“B”或“C”),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选填“D”或“E”),定值电阻R0应选_____(选填“F"“G"或“H”);
(2)在正确选用器材的情况下,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若电流表满偏电流为Ig,则电阻刻度盘上指针指在处应标上__。(填写具体数值)以上四空答案依次是__
A.B、E、G、5Ω
B.C、D、H、5Ω
C.B、D、G、50Ω
D.C、E、H、5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光滑导轨(电阻不计) MN、 PQ平行水平固定放置,导轨间距为L,两根长度略大于L、电阻均为R、质量分别为2m、m的导体棒c、d垂直于导轨放置,与导轨接触良好,空间存在一范围足够大,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初始时c、d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对c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导体棒c向右开始一直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t0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拉力F的大小为ma
B.t0时刻导体棒d的速度大小为
C.0~t0时间内,通过导体棒d的电荷量为
D.t0-2t0时间内,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正对的异名磁极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匝数为n、面积为S。阻值为r的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定值电阻阻值为R,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每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2次
B.图示位置时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C.时,线框中的磁通量最大,瞬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D.电阻R消耗的热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