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假设有一载人宇宙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4200 km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约为6400 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为36000 km,宇宙飞船和一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动,每当两者相距最近时.宇宙飞船就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发送到地面接收站,某时刻两者相距最远,从此刻开始,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 ( )

A. 4次 B. 6次 C. 7次 D. 8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可知载人宇宙飞船的运行周期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又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一天即,因而载人宇宙飞船的运行周期,由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所以宇宙飞船的角速度为,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为,,当两者与太阳的连线是一条直线且位于地球异侧时,相距最远,此时追击距离为,即一个半圆,追击需要的时间为: ,追击距离变为,即一个圆周,追击时间为: ,可以得到内完成追击次数为: 次,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为7次,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为L的区域内,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闭合线圈的边长为L,沿x轴正方向运动,未进入磁场时以速度V0匀速运动,并能垂直磁场边界穿过磁场,那么

A. bc边刚进入磁场时bc两端的电压为

B. 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C. 线圈进入磁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产生的焦耳热大于离开磁场过程产生的焦耳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两导轨间距为l =0.40m,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在MP之间接有阻值为R = 0.40Ω的定值电阻,导体杆ab质量为m=0.10kg、电阻r = 0.10Ω,并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 0.50T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杆ab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导轨做速度v = 2.0m/s的匀速直线运动。求:

(1)通过电阻R的电流I的大小及方向;

(2)拉力F的大小;

(3)撤去拉力F后,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xOy坐标系的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x轴上A点(L0)同时以相同速率v沿不同方向发出ab两个相同带电粒子(粒子重力不计),其中a沿平行+y方向发射,经磁场偏转后,均先后到达y轴上的B点(0 L),则两个粒子到达B点的时间差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磁铁的应用相当广泛,它是利用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的原理工作的,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 奥斯特 B. 库仑 C. 法拉第 D. 韦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理学史中人物关系正确的是(  )

A. 哥白尼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牛顿测量出来引力常量

C. 卡文迪许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 D. 开普勒揭示了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下组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含有纯油酸1mL,1mL上述溶液有50滴,实验中用滴管吸收该油酸酒精溶液向浮有痱子粉的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

(1)(多选)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_____

A.将油膜看作单分子层油膜

B.不考虑油分子间的间隙

C.不考虑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D.将油分子看成球形

(2)实验描出油酸薄膜轮廓如图,已知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则该油酸薄膜的面积为_____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经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多选)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的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FE点是AB球前后的平均落点,JB球的平均落点,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为完成本实验,下列器材那些是必需的?请将这些器材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D.圆规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______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F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EOJ

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根据图中各点间的距离,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  )

A. 速率的变化量不同

B. 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D. 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