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C

【解析】

AB.为了能研究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物块一直要处于静止状态,则向左的摩擦力一直与向右轻绳的拉力平衡,图乙是向右轻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曲线,故图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乙知向右轻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不变,故物块先受静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让木板保持匀速运动,故AB错误;

C.由图可知,最大静摩擦力约为10N,滑动摩擦力约为7N,故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故C正确;

D.根据

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块的重力,故无法求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多选题)如图,矩形线圈abcd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面积为S,转动角速度为ω,匝数为N,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原线圈抽头P向上滑动时,灯泡变暗

B. 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时,灯泡变暗

C. 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瞬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D. 若线圈abcd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则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NBS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质杆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 小球在最高点时轻杆受到作用力不可能为零

C. 小球过最低点轻杆对小球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的重力

D. 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横截面积处处相同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初始时,右端管内用h1=4cm的水银柱封闭一段空气柱A,左端管内用水银封闭长为L=14cm的空气柱B,这时水银柱左右两液面高度差为h2=8cm,如图甲所示。已知大气压强p0=76.0cmHg,环境温度不变。求:

(1)初始时空气柱B的压强(以cmHg为单位);

(2)若将U形玻璃管缓慢旋转,使U形管竖直倒置(水银未混合未溢出),如图乙所示。当管中水银静止时空气柱B的长度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5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

B.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介于地球的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空间同一平面内有ABC三点,AB=5mBC=4mAC=3mAC两点处有完全相同的波源做简谐运动,振动频率为1360Hz,波速为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位移总是最大

B.AB间(不包括AB点)有15个振动加强的点

C.两列波的波长均为0.25m

D.BC间(不包括BC点)有12个振动减弱的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电源极性与电表正负接线柱已在图中标注。

1)在开关闭合前,请指出电路中的不当之处(指出两处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获得图象如图所示,则电动势______,内阻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直角三角形棱镜,折射率n1=2AC边长为L,∠C=,∠B= AB面水平放置。另有一半径为,圆心角的扇形玻璃砖紧贴AC边放置,圆心OAC中点处,折射率n2=,如图所示。有一束宽为d的平行光垂直AB面射入棱镜,并能全部从AC面垂直射出。求:

(Ⅰ)AB面入射的平行光束宽度d的最大值;

(Ⅱ)光从OC面垂直射入扇形玻璃砖后,从圆弧面直接射出的区域所对应的圆心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O为一上下振动的波源,振幅为2cm,振动频率为10Hz,产生的简谐横波以4m/s的速度同时向左、右方向传播。已知AB两质点到O点的水平距离分别为OP=1.9mOQ=2.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长是20cm

B.AB两质点不可能同时到达平衡位置;

C.A质点处于波峰时,B质点恰好处于波谷

D.AB均开始振动后,0.2s内两质点的路程均为16cm

E.O质点刚过平衡位置时,AB两质点振动方向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