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提倡节能减排,同时减轻居民负担,广州市积极推进一户一表工程非一户一表用户电费采用合表电价收费标准:一户一表用户电费采用阶梯电价收取,其11月到次年4月起执行非夏季标准如下:

第一档

第二档

第三档

每户每月用电量单位:度

电价单位:元

例如:某用户11月用电410度,采用合表电价收费标准,应交电费元,若采用阶梯电价收费标准,应交电费元.

为调查阶梯电价是否能到减轻居民负担的效果,随机调查了该市100户的11月用电量,工作人员已经将90户的月用电量填在下面的频率分布表中,最后10户的月用电量单位:度为:88268370140440420520320230380

1)在答题卡中完成频率分布表,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已有信息,试估计全市住户11月的平均用电量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设某用户11月用电量为x,按照合表电价收费标准应交元,按照阶梯电价收费标准应交元,请用x表示,并求当时,x的最大值,同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阶梯电价能否给不低于的用户带来实惠?

【答案】(1)见解析(2)324 3的最大值为423,估计阶梯电价能给不低于的用户带来实惠.

【解析】

1)根据题意写出频率分布表,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即可;

(2)根据数据,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间值代表,计算11月的平均用电量即可;

(3)可得,由题列不等式,计算可得x的取值范围及x的最大值同时可得时的频率,比较可得答案.

解:频率分布表如下:

组别

月用电量

频数

频率

4

12

24

30

26

4

合计

100

1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100户用户11月的平均用电量:

所以估计全市住户11月的平均用电量为324度.

,得

解得

的最大值为423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时的频率为:

故估计阶梯电价能给不低于的用户带来实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

1)确定的解析式;

2)判断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

3)解关于的不等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清朝数学家李善兰在1859年翻译《代数学》中首次将译做:函数,沿用至今,为什么这么翻译,书中解释说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1930年美国人给出了我们课本中所学的集合论的函数定义,已知集合,给出下列四个对应法则,请由函数定义判断,其中能构成从的函数的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公园要设计如图所示的景观窗格(其结构可以看成矩形在四个角处对称地截去四个全等的三角形所得,如图二中所示多边形),整体设计方案要求:内部井字形的两根水平横轴米,两根竖轴米,记景观窗格的外框(如图二实线部分,轴和边框的粗细忽略不计)总长度为米.

(1)若,且两根横轴之间的距离为米,求景观窗格的外框总长度;

(2)由于预算经费限制,景观窗格的外框总长度不超过米,当景观窗格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最大时,给出此景观窗格的设计方案中的大小与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正四棱锥的高,点分别在轴和轴上,且,点是棱的中点.

(1)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圆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2M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过M做圆C切线,切点为AB,求四边形AMBC面积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公司共有职工1500人,其中男职工1050人,女职工450人.为调查该公司职工每周平均上网的时间,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收集了300名职工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的样本数据(单位:小时)

男职工

女职工

总计

每周平均上网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

每周平均上网时间超过4个小时

70

总计

300

(Ⅰ)应收集多少名女职工样本数据?

(Ⅱ)根据这300个样本数据,得到职工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试估计该公司职工每周平均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的概率是多少?

(Ⅲ)在样本数据中,有70名女职工的每周平均上网时间超过4个小时.请将每周平均上网时间与性别的列联表补充完整,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该公司职工的每周平均上网时间与性别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其中

(i)当时,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ii) 若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有两个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为过点的两条直线,两点,两点,且的倾斜角为.

(1)求的极坐标方程;

(2)当时,求点四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