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环境温度变化后机体体温调节的部分图示(甲、乙代表某种器官)。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A___________,它通过促进甲分泌激素B来调节激素C的合成与分泌,这体现了激素C分泌的___________调节。

2)寒风中,机体维持体温的热量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细胞结构),瑟瑟发抖的效应器是_______

3)炎热时,一方面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加散热;另一方面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传至___________,产生热觉,并主动散热,最终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级 线粒体 传出神经末梢及骨骼肌 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 大脑皮层

【解析】

1.体温调节的过程:

2.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激素A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为垂体,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乙为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

1)根据图示和以上分析可知,激素A是通过促进甲分泌d 激素B来调节激素C的合成与分泌,并且激素A是由下丘脑分泌来调节体温,则可以知道这是激素的分级调节,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是垂体,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

2)线粒体是能量制造车间,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来维持身体能的体温稳定;瑟瑟发抖是骨骼肌的不自主地收缩引起的,因此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的末梢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炎热时一方面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使毛细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同时汗腺分泌增多,来增加散热;另一方面炎热刺激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热觉,并主动散热,最终维持体温恒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三类不同种群的存活曲线,图乙表示雪兔和猞猁在不同年份的种群数量波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曲线①可表示人和很多高等动物的存活曲线,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加

B.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各物种存活年龄的分布状况,有助于了解种群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C.图乙中 a 峰、c 峰的形成符合“J”形增长曲线,b 峰的形成符合“S”形增长曲线

D.只要 a 峰与 b 峰的间隔时间和 b 峰与 c 峰之间的间隔时间相等,就可判断该波动为周期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 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 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 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农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采用 CRISPR 技术对某生物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 sgRNA 可指引核酸内切酶 Cas9结合到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 sgRNA

B.图中 sgRNA1 的碱基序列和 sgRNA2 碱基序列相同或互补

C.根据破坏 B 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 B 基因的功能

D.被编辑后的 B 基因不能进行转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Ⅰ.热性惊厥(FC)是指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在 3840℃时发生的惊厥。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结构简单、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平衡等有关。分析回答问题。

1)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发育不成熟,对体温的控制力不强。当机体发热时,神经细胞的代谢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高级神经中枢________产生强烈的放电(即惊厥放电,脑的异常放电活动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患儿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即出现肢体抽搐等现象。

2)脑中约 60%70%的突触利用谷氨酸作为主要的神经递质,患儿高热时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谷氨酸,下图为其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

大量的谷氨酸以________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 A 受体结合,促进大量 Ca 2+ 进入细胞内,激活_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过量的 NO,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同时使神经与肌膜对_________离子通透性增高引发动作电位,导致惊厥发作。

3)长期的反复发生的 FC 可移行为癫痫(EP),通过对 156 FC 患儿的脑电图(EEG)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有________

FC 的临床与 EEG 分析

体温/

FC 发作

EEG 检查

年龄/

≤385

>385

首次

反复

二周内

二周后

≤3

>3

EEG 正常例数

10

101

74

27

45

66

100

11

EEG 异常例数

15

30

24

31

34

11

28

17

合计

25

131

98

58

79

77

128

28

①FC 患儿体温较低时,EEG 异常率较高

减少长期的反复发生的 FC EP 的预防有一定的价值

若二周后 EEG 检查仍然异常,则需进一步治疗以避免 FC 可能移行为 EP

④FC 患儿年龄较大,EEG 异常率较低

Ⅱ.下图为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泵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据图可知钠钾泵的生理功能除了与钠、钾离子结合并运输以外还具有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为探究生物制剂 Q 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研究者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甲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丙组加入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 Q+阿霉素。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每组所加心肌细胞数量相同。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生物制剂 Q 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为检测生物制剂 Q 对心肌细胞的凋亡是否有影响,上述实验还应该增加丁组实验,请按照上述格式书写丁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囊泡甲、乙均是被膜小泡。下列与图示信息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囊泡均起源于高尔基体

B. 囊泡甲与囊泡乙膜的主要成分不同

C. 囊泡乙与细胞分泌物的合成有关

D. 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为细胞部分结构和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1-4 为细胞内结构,①-⑨为物质运输途径。请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_的运输。据图1 可知,细胞需要的胆固醇,可用血浆中的 LDL(低密度脂蛋白)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得到。

2)据图 1,溶酶体是由[ ]_________形成囊泡而产生的。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此功能体现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与②具有相同的结构,故萌发能力相同

B.种子萌发时,细胞中③/④的值会增大

C.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导致种子的干重下降

D.种子萌发后发育成完整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 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