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某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再将融合基因与质粒连接构建下图所示表达载体。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
B.E1、E4双酶切确保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的正确连接
C.GFP可用于检测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D.将表达载体转入乳腺细胞培育乳汁中含L1蛋白的转基因羊
【答案】D
【解析】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有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根据题意,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连接,构建L-GFP融合基因,其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属于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和鉴定。
A. 构建L1-GFP融合基因需要先用内切酶处理获得L1基因和GFP基因,并将二者连接,故需要用到E1、E2、E4三种酶,A正确;
B. 图中限制酶E1~E4处理产生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E1、E4双酶切可以有效减少载体自身连接和融合基因自身连接,保证L1-GFP融合基因与载体准确连接,B正确;
C. 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C正确;
D. 为了获得L1蛋白,可将表达载体转入受精卵中而不是乳腺细胞,用于培育乳汁中含有L1蛋白的转基因羊,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相同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同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实验,观察并记录其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单独培养时,这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都是呈“S”型增长
B.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往往是种群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从实验结果来看,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D.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在第14天后全部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初,非洲暴发了25年来最大的蝗灾,破坏性极强的蝗虫已迁移至欧洲和亚洲,危害多个国家的农业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_而属于不同的物种。
(2)蝗虫在食物网中属于______________消费者。释放蝗虫微孢子虫、鸭、灰掠鸟等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间关系能一定程度上控制蝗灾。
(3)研究发现,蝗虫的聚集行为与信息素有关。请从滤纸、二氯甲烷、用二氯甲烷提取的信息素、群居型飞蝗成虫、散居型飞蝗成虫、行为测试室(条件适宜)、虫笼等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a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若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本来就含有生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将番茄(2N)和马铃薯(4N)利用如下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a、b所选用的酶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上图示技术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由d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Ⅱ称为_______________,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标志是_______________,过程Ⅲ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2月,爆发于阿拉伯半岛的沙漠蝗虫迁飞到印度半岛的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所经之地损失巨大。研究表明,此次沙漠蝗虫的爆发始于2018年,据气象观测记录,当年的5月和10月,两场气旋风暴给红海沿岸带来了大量降水。
沙漠蝗虫成长需要经历虫卵—若虫—成虫阶段,炎热干旱的环境有利于蝗虫产卵,蝗虫卵孵化、成长时间与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下图)。
(1)结合资料,分析沙漠蝗虫2018年在阿拉伯半岛爆发的原因。
(2)列举防治蝗虫灾害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酒制作时,乙醇浓度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
B.葡萄洗净,经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直接用榨汁机低速打成浆状
C.葡萄浆装量不要超过2/3,制作果醋时锯末装量至八分满
D.果醋发酵时,醋化醋杆菌与酒水混合物混匀,并调pH至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段丢失的现象叫做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都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纯合体,具有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的个体叫做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可育,缺失纯合子具有完全致死效应。对某种家鼠进行实验,让无尾雌家鼠和有尾雄家鼠多次杂交,统计F1如下表。
表现型 | 有尾 | 无尾 | |
| 雄家鼠 | 49 | 0 |
雌家鼠 | 51 | 51 |
请回答:
(1)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缺失发生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要验证这一结论,可从亲本__________家鼠体内获取细胞,进行__________分析。
(2)小鼠的有尾性状为__________(显性隐性/无法判断),本实验亲本家鼠中控制尾有无的相关基因是否随染色体缺失而丢失?__________(是/否/无法判断)
(3)F1中有尾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让F1雌雄家鼠随机交配,F2家鼠中有尾:无尾=__________。
(4)已知家鼠的短尾对长尾为显性,其基因座位在常染色体上,上述亲本家鼠的该基因座位都是杂合的。让F1雌雄家鼠随机交配,F2中短尾家鼠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