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科研人员利用SNP对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抗盐基因进行定位。
(1)SNP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在不同DNA分子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存在大量SNP位点,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可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____。
(2)研究者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处理后的拟南芥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抗盐:不抗盐=1:3,据此判断抗盐为____性状。
(3)为进一步得到除抗盐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的抗盐突变体(记为m),可采用下面的杂交育种方案。
步骤一:抗盐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
步骤二:____:
步骤三:____;
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一步骤三。
(4)为确定抗盐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研究者用抗盐突变体m与另一野生型植株B杂交,用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SNP1和SNP2(见下图)进行基因定位。
①将m和B进行杂交,得到的F1,植株自交。将F1植株所结种子播种于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得到F2抗盐植株。
②分别检测F2抗盐植株个体的SNPI和SNP2,若全部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为____,
SNP2检测结果SNP2m和SNP2B的比例约为_____,则抗盐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且与SNP1m不发生交叉互换。
(5)研究者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抗盐基因在某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基因位置,选择该染色体上8个不同的SNP,得到与抗盐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如下表。据表判断,抗盐基因位于____SNP位置附近,作出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研究,请例举SNP在医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前景___________。
【答案】标记 隐性 得到的F1自交 筛选抗盐突变体 含(一定浓度)盐 均为SNP1m 1:1 -6 抗盐基因与SNP的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小 用于亲子鉴定、遗传病筛查等
【解析】
根据题意,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利用SNP对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抗盐基因进行定位研究,由此推测SNP可以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标记的作用。
常见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1)根据概念进行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另一性状即为隐性性状;(2)根据性状分离现象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相交,如果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说明亲本具备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3)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相交,如果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且分离比接近3:1,则占3的 性状为显性性状,占1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1)根据题意,在不同DNA分子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存在大量SNP位点,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根据这种差异性可以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标记的作用,将某些特定基因筛选出来。
(2)分析题意可知,突变后的拟南芥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抗盐:不抗盐=1:3,据此分离比可以判断抗盐为隐性性状。
(3)根据题意,杂交育种的目的是得到除抗盐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的抗盐突变体;则育种方案如下:
步骤一:抗盐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
步骤二:杂交后得到的F1进行自交;
步骤三:从F1自交得到的后代中筛选抗盐突变体再连续自交;
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一步骤三,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使得后代的性状不断纯化。
从而最终得到除抗盐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的抗盐突变体。
(4)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利用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SNP1和SNP2进行基因定位,判断抗盐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实验方案如下:
用抗盐突变体m与另一野生型植株B杂交,用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SNP1和SNP2进行基因定位,①将m和B进行杂交,得到的F1,F1植株自交。由于自交得到的后代中含有耐盐植株,将F1植株所结种子播种于含盐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得到F2抗盐植株。②分别检测F2抗盐植株个体的SNPI和SNP2,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若全部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均为SNP1m, SNP2检测结果SNP2m和SNP2B的比例约为1:1,说明抗盐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且抗盐基因与SNP1m不发生交叉互换。
(5)根据题意,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基因位置,选择该染色体上8个不同的SNP,得到与抗盐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分析表格中交叉互换的概率的可知,抗盐基因与SNP的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小,故抗盐基因应该位于-6SNP位置附近。
(6)根据题目中的研究可知,SNP可以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标记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亲子鉴定或者遗传病筛查等方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细胞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
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①______________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②______________ |
B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该实验是一个_______实验,其中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这是为了控制该实验的_______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步骤如下: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g灭活的干酵母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如图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若将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经过程②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结合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体称为这种生物的_______文库。
(2)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人体皮肤细胞来完成过程①,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3)与基因组文库的基因相比,由过程④获得的目的基因中不包含________________。
(4)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获得A的步骤称为________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5)该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出来的产物却没有生物活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种群密度,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 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期间天津市人口数从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蚕豆病是一种脱氢酶缺乏导致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食用新鲜蚕豆后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图I是某患者家系图,其中I1不携带致病基因,II5和II6为同卵双生姐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II9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0或2个致病基因
B. 该致病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经调查发现.蚕豆病中的女性携带者也有10%的发病风险,则II6和II7生一个患病孩子的风险为1/40
D. 同卵双胞胎的表现型一定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
A.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B.人体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C.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随呼吸作用强度变化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性骨骼发育不良(SD)的致病原因多样。某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新的SD患病家系,对其致病机理展开研究。
(1)由图1推测,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家系中Ⅱ-2的致病基因遗传自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
(2)已有研究表明,常染色体上M140基因的突变与SD的发生有关。为确定图1家系SD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对其成员M140基因进行了测序,部分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致病的M140基因在箭头所指位点的碱基对为_________。结合图1、图2可知,该家系SD的遗传方式为______;产生致病基因的可能原因是在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的早期胚胎细胞中发生了M140基因的突变。
(3)科研人员对M140基因在S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M140基因敲除(KO)小鼠,然后检测野生型小鼠和KO小鼠软骨组织中基因D(与骨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情况,发现野生型小鼠基因D的mRNA含量低于KO小鼠。已知M140基因只转录不翻译,结合上述结果可提出两种推测:
推测一:M140基因的RNA促进基因D的mRNA降解。
推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体外培养野生型小鼠软骨细胞,先在培养液中加入转录抑制剂,然后向实验组细胞中导入足量M140基因的RNA,对照组导入与M140基因的RNA _____________不同的无关RNA。然后在第0.5h、1h、2h、4h分别检测细胞中基因D的mRNA含量。结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基因D的mRNA含量都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推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M140基因的RNA通过与基因D的mRNA互补结合,进而促进其降解。
③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使野生型小鼠M140基因发生与患者致病基因相同的变化,并得到纯合突变小鼠。这些突变小鼠表现出骨骼发育不良。研究人员对小鼠软骨细胞基因D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统计纯合突变体与野生型小鼠基因D的mRNA比值(如图3)。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纯合突变小鼠基因D的mRNA含量_______。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 。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 ;若①一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
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 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 ;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l表示____ ,W2表示___ _;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