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实验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单株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说明在生长过程中主根具有顶端优势

B.乙、丙分别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侧根发生,KT则相反

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可以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

D.甲、乙、丁组实验结果比较,说明KT能增强NAA对侧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柱形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施加试剂的种类,因变量是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甲乙组对比来看,NAA能抑制主根生长,甲丙组对比来看,KT能促进主根生长;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A、顶端优势是顶芽(主根)优先生长而侧芽(侧根)受抑制的现象,空白对照中主根长度大于侧根数量而未体现主根长度与侧根长度的关系,因此不能体现主根的顶端优势,A错误;

B、乙、丙分别与甲组比较,说明NAA抑制主根生长和促进侧根发生,KT则相反,B错误;

C、丙、丁组的实验结果与甲组比较,不能说明KT对侧根的发生具有两重性,C错误;

D、甲、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后者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C.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促进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 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变异。

(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______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含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②③④⑤为正在合成中的四条多肽链。请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需要_________作为原料,该过程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图中核糖体在①上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填“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2)图中①是_________分子,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___酶的催化。

3)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蛋白质通常是_________(相同、不同)的。

4)转录是指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图示过程涉及的3RNA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克隆技术可应用于器官移植,能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排斥反应等问题,下图为克隆组织器官的流程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至10代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融合除了采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过程①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除必需的营养物质、抗生素和促生长因子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

3)胚胎干细胞可由囊胚的___________分离培养获得。为使体外培养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需要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

4)将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图中流程需要用到的生物学技术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某部位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实验过程中解离时间适宜

B.视野中最多的是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C.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D.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本研究中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来获得相关的数据

B.位于两个不同区域的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C.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天敌

D.结果可以说明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激素乙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人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引发的病症是________

2)图中A处应填入的文字是________,机体在一定的刺激下引起A收缩和皮肤血管收缩缩都属于反射。各类反射活动的结果都有利于人和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

3)体温上升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当体温维持在体温调定点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XYZ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过程。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________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生物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处需要筛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