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Ⅰ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免疫导致的。
【答案】甲状腺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神经-体液 细胞膜上 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
【解析】
本题是考查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调节过程、自身免疫病、特异性免疫等知识点的综合性习题。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1)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体会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经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分泌,肾上腺素经由下丘脑-肾上腺分泌,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甲状腺,没有肾上腺。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水分大量流失,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属于神经调节,“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分泌胰岛素,属于体液调节,因此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胰岛素的受体是位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蛋白具有信息识别的作用。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Ⅰ型糖尿病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说明Ⅰ型糖尿病是由基因差异性不同导致发病率不同,是由基因决定的;“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机体敌我不分将胰岛B细胞看作抗原,该病为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是体液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是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特异性)免疫导致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胚芽鞘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和2,下列对该实验及其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能感受单侧光
B. 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
C. 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
D. 实验1设置与自然条件下一致,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因子风暴(CS)又称炎症风暴,是指人体内因剧烈刺激(如感染、药物等)所引起的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等)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研究人员发现,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肺部组织所形成的CS,导致呼吸器官衰竭而死亡。
(1)感染COVID-19后,人体通过免疫系统的_________功能清除病毒,其间通过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COVID-19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
(2)COVID-19侵入机体后,受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聚集到病变部位并被激活,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CS,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由此引发的免疫功能异常病称为___________。
(3)人体被COVID-19感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图。由图分析可知,该过程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压制人体的CS,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减轻免疫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同时配合抗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并发感染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 TTSS×TTSs B. TtSs×TtSs C. TtSS×TtSs D. TtSs×TTS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
A.有细胞结构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体小且绿色D.能生长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II)型菌和活的R(I)型菌,通过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及细菌分离,研究细菌的转化现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由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R(I)型菌通过基因突变转化为S(II)型菌
B. 加热杀死的S(II)型菌可以使活的R(I)型菌转化为S(II)型菌
C. R(I)型菌转化为S(II)型菌依赖于S(II)型菌的相对浓度
D. 1组小鼠中未分离出菌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小鼠自身的免疫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蛋白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该天然蛋白质中含有20种氨基酸
C.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变性后的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肽键并未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芍药一般为二倍体(2n=10),是我国的传统花卉。在将二倍体芍药与四倍体芍药(4n=20)杂交获得性状优良的新品种过程中,发现其育性较低。为此,科研人员首先对新品种芍药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请回答问题:
(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解离漂洗后,滴加______染色1min,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______的形态、数目和位置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花粉母细胞经过______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获得雄配子,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图1)按时间排序为______。
(3)新品种芍药的花粉母细胞中具有______个染色体组。结合图2分析,导致其雄配子育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有______(多选)。
a.图①染色体因着丝粒异常而未能正常分离,染色体断裂后导致某些基因功能丧失
b.图②中落后的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丢失,从而导致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
c.图③减II后期有的子细胞的染色体相互靠近未能分离,最终形成三个雄配子
d.图④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同步,导致授粉时有些花粉未成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组小白鼠(其中实验组破坏了下丘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组小白鼠被破坏了下丘脑
B.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甲组
C. 乙组小白鼠耗氧量增加是因为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若用正常的青蛙做该实验,结果应与甲曲线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