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物质,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可知,正常机体中对胰岛素分泌起影响作用的物质有______

2)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根据图示写出在血糖浓度过低时,机体使血糖浓度升高的反射弧__________。(用文字、箭头表示)。据图可推测, 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 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_

3)据图解释自身免疫病导致患糖尿病可能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 感受器乙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 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A、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血糖 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表面葡萄糖受体,胰岛B细胞无法接受高血糖信号,分泌胰岛素不足;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无法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解析】

1、据图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丙)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丁)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2、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1)分析图示可知,正常机体中,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等物质对胰岛素分泌都具有调节作用。
2)当血糖浓度下降时,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乙→传入神经→下丘脑→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据图可推测,如果图中下丘脑相应区域被破坏, 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的原因是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来调节血糖。
3)据图可知,由于自身免疫病导致患糖尿病可能的机理是:①机体产生了抗体1攻击胰岛B细胞表面葡萄糖受体,胰岛B细胞无法接受高血糖信号,分泌胰岛素不足;②机体产生了抗体2攻击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组织细胞无法接受胰岛素信号,无法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a表示相关物质,①~③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可表示氧气、二氧化碳或水进入细胞

B.②可表示组织液中的Na+进入神经细胞

C.③可表示肠腔液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细胞

D.图中三种运输方式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多少与农作物产量有关,农科系的学生利用小麦开展了下列一系列科学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新鲜叶片研磨时所用的无毒提取液是_________,为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应加入少量 _________ 。然后过滤并测定滤液的吸光度,计算得出叶绿素含量。(2)用同一株小麦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所测定的净光合速率及相关结果如下表。

叶片

发育情况

最大叶面积(%

气孔相对开放度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a

展开前

19

-28

b

展开中

87

55

11

16

c

展开完成

100

81

29

27

d

已成熟

100

100

111

58

(注:-表示未测数据)“

①与叶片 a 相比,d 叶片生长速度较慢的原因是____

②与叶片 d 相比,叶片 b 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诱变育种所获一种小麦,叶绿素含量是野生型的50%,但产量与野生型小麦相差不大,实验结果如下。请简述此实验的基本思路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温室栽培草莓的光合速率日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B点,草莓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B. CD段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打开温室的通风口,提高CO2浓度

C. EF段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摄入不足

D. 在7时--19时内,草莓有机物的积累量不断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花椰菜(2n=18)是人们喜爱的蔬菜,种植时容易遭受病菌侵害,形成病斑,紫罗兰(2n=14)具有一定的抗病性。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具有抗病性状的花椰菜新品种。

1)科研人员分别取紫罗兰叶片和______(填“光照”或“黑暗”)处发芽的花椰菜胚轴,经_________处理后,得到两种原生质体。用______试剂诱导两种原生质体融合,选择特征为___________的细胞,通过_________技术形成试管苗。进一步选择叶片形态特征介于二者之间的植株作为待测植株。

2)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分析了亲本及待测植株中某些特异性蛋白,结果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____号为杂种植株。

3)检测筛选到的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发现大多数细胞为28条。取杂种植株部分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约250个细胞的DNA含量,请在图3的框内绘出你的预期结果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病菌悬浮液均匀喷施于杂种植株叶片上,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__的百分比,以筛选抗病性强的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适宜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甲和乙两种杂草的叶片,并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显示放氧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先建立指示剂颜色变化与放氧速率关系的数学模型

B.相同浓度时颜色变化快的品种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

C.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对品种甲光合速率的抑制较强

D.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甲的叶绿体仍可发生CO2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险性杂草。为减少危害,某大学对某豚草种群进行研究,并选取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如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增长坐标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调查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中趋光性昆虫飞蛾的种群密度,除样方法外还可用黑光灯进行_______法。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植物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作用的线段是________。曲线中豚草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的时间线段是___________

3)图中阴影部分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重铬酸钾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某一温度下pH=b时,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丙为几种酶的相对活力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改变为a时,e_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反应温度降低时d点可能_________(①不变②左移③右移)。(填序号)

3)图甲中c点表示pH过高,过氧化氢酶失活,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仍呈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嫩肉粉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你认为图丙中最适宜用来制作嫩肉粉的是酶,原因是________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