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为 M 基因控制物质 C 的合成以及物质 C 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的物质 D 的流程图解。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④过程参与碱基配对的碱基种类较多的是①过程

B.基因转录得到的产物均可直接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控制模板

C.组成物质 C 的氨基酸数与组成 M 基因的核苷酸数的比值大于 1/6

D.图中经过⑤过程形成物质 D 时需依次经过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加工与修饰

【答案】A

【解析】

过程①是转录形成RNA,过程②是对产生的RNA进行加工,过程③是将加工的RNA片段进行拼接形成mRNA,过程④是翻译形成多肽链,过程⑤是对多肽链加工形成蛋白质。

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过程表示转录,该过程参与碱基配对的碱基有5种,而④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参与碱基配对的碱基只有4种,A正确;

B、从图中信息可知,控制该分泌蛋白合成的直接模板是物质B,而转录的产物是物质A,说明A还需要经过加工才能转录,B错误;

CC、由于M基因转录的区段只有一部分,并且物质AmRNA,还要经历剪切掉一部分片段,所以组成物质C的单体数与组成M基因的单体数的比值小于1/6C错误;

D、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应先经内质网初加工,再由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和加工,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1 表示光合作用过程概要的模式图,其中,①-④表示化学反应,A-F 代表物质。图2表示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 pH 值和温度时,给于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或物质的名称。 _____D_____

2)据图 2 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____微摩尔/分。

3)在图 2 中乙处给予光照时,分析瞬间 ATP 的变化为_____;在丙处添加 CO2 时,分析短时间内 C5 的变化为_____

4)若在图 2中丁处给予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光照,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 ag中的_____

5)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 中的 ___________

6)若在图 2 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 b,预计 1 小时后,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为_____微摩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②、③都需要消耗ATP

B. 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 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D. ①③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消费者的同化量主要用于三种生命活动:①用于与其它物种争夺相同资源;②用于避免被捕食;③用于繁殖后代。假设①+②+③=E,下图表示消费者的能量E的三种分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消费者的摄入量扣除______________即为同化量。从图中可看出,若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竞争、避免被捕食的过程越激烈,则其用于______________的能量所占的百分比相对就越少。

(2)欧洲野兔进入澳大利亚初期,种群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能量E分配情况最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类型。欧洲野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农田鼠害严重,鼠群的能量E分配属于A类型。在生产中可采取______________措施使鼠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使其能量E分配转为______________类型,进而控制鼠害,防止粮食减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某种绿藻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多项研究。图1表示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绿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2是表示将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下表中数据是在不同温度下对绿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测量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1)在图1中的a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若由b点条件突然变为c点时,绿藻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

2)据图2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平均呼吸速率为_______微摩尔/分。在乙处光照一段时间后,溶解氧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_______

(3)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绿藻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的条件下,绿藻能否正常生活?_______,原因是_______。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相同,则在______℃温度下,绿藻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___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