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______演替,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Ⅲ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_结构。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若在阶段Ⅲ引入某种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条件下,该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
(3)调查该鼠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____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0.5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该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
【答案】初生 垂直(空间) 群落的物种组成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资源不受限制) 标志重捕法 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240只/hm2
【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一般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J”型增长曲线是生物在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疾病的理想环境中的增长模型;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个体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推测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再根据面积可计算出种群密度。
(1)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Ⅲ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若在阶段Ⅲ引入某种鼠,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该鼠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J”型。
(3)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该鼠的种群密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40×60÷20=120只,种群密度为120÷0.5=240只/hm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犀(桂花)是一种常绿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植物资源,其生长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野生木犀常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大肆采挖,造成了我国多个地方的野生木犀资源数量急剧减少。
(1)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木犀海拔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木犀垂直分布区域最广的是____省,造成如图分布格局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
(2)调査发现,同一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木犀种群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木犀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这属于____________保护;为使其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最有效的繁殖方法是_______(答“种子繁殖”、“扦插”或“植物组织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曲线 a 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a变为 b、c、d 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提高了变异频率
③d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输情况是
A. 水分子只进不出
B. 水分子只出不进
C. 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
D. 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脚掌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下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据图作答:
(1)与同学大叫一声“哎呀”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______区。
(2)若刺激图1中M点,产生兴奋,该处细胞膜对______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使其内流。A点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于图中______(填字母)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导致。
(3)由于伤口过深,医生担心该同学会得“破伤风”,所以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根据下图所示免疫过程回答。
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序号及名称是[ ] _________。物质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过程体现的免疫类型是______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4)同学感觉痛之前有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____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医生给同学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缩手、缩脚反射可以受________的调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Ⅰ可以运载一种或几种氨基酸
B. 翻译过程中Ⅱ在mRNA上移动
C. Ⅲ中每3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都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D. 该过程中密码子、反密码子、氨基酸为一一对应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性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
B. 静息状态时,膜两侧没有离子进出
C. B处兴奋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
D. 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__________,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