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猕猴桃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对其进行深加工,制成猕猴桃果汁、果酒等。如图为生产猕猴桃果汁和果酒的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产猕猴桃汁的流程中,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可在压榨前加入一定量的果胶酶处理1小时。果胶酶包括_____等,其作用是_____。
(2)猕猴桃汁在保藏期的某阶段会产生酚类物质导致果汁褐变或二次浑浊,后来人们发现,漆酶能有效降解酚类物质,使果汁澄清。将漆酶应用于果汁澄清的过程中,可采用_____法固定该酶。而细胞的固定化则多采用_____法,原因是_____。
(3)制作好的果汁也可继续用于猕猴桃酒的生产。在进行发酵前需要在猕猴桃汁中接入的菌种从细胞结构上看是_____细胞。同时添加适量蔗糖,从微生物所需营养分析,其主要目的是_____。
(4)主体发酵结束后,需将上层“酒液”转移到另一灭菌容器中进行后续贮藏,此时要防止“酒液”变酸以保证果酒品质。使“酒液”变酸的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与果酒制作的发酵条件不同的是_____。
【答案】多聚半乳糖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 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 包埋 细胞个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但不会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真核 提供碳源 通入氧气、温度
【解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3、固定方法:
名称 | 原理 | 适用范围 |
包埋法 | 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 | 多用于细胞的固定 |
化学结合法 | 利用共价链、离子键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 | 多用于酶的固定 |
物理吸附法 | 通过物理吸附作用,把酶固定在纤维素、琼脂糖、多孔玻璃和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 |
(1)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其作用是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2)固定化酶可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而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原因是细胞个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但不会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3)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培养酵母菌时需要添加适量蔗糖,主要目的是提供碳源。
(4)使“酒液”变酸的微生物为醋酸菌(嗜氧菌、嗜温菌),其所需的发酵条件与果酒制作的发酵条件不同的是通入氧气、温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反应的部分过程。
(1)下列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有_____.
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巨噬细胞
(2)图示过程可表示_____免疫过程.细胞②的作用是通过产生_____刺激相应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细胞④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_____,进一步分化为[⑦]_____细胞.
(3)利用感染病菌的某免疫小鼠,通过_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精原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相关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组数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B.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核DNA含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46或23
C.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3
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 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B.生长素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分裂和伸长
C.甲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D.极性运输使IAA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向光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7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的示意图,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A.生长素往背光侧转移,促进背光侧细胞的伸长
B.生长素在向光侧积累,抑制向光侧细胞的伸长
C.生长素往背光侧转移,抑制背光侧细胞的伸长
D.生长素在向光侧积累,促进向光侧细胞的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 如果内分泌腺为胰岛,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