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感染该病毒的人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下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后,效应T细胞释放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可能发生的免疫反应有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的表面蛋白在上述反应中可作为__________。
(2)由图可知,穿孔素可能是由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__________(填物质)结合图分析,靶细胞裂解的可能机理是__________。
(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正在研发和临床实验中,并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抗体,说明机体内存在一定量的__________细胞。
(4)临床上治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时,除了利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利用__________对患者进行治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抗原 外分泌蛋白(蛋白质)或淋巴因子 组织液中的穿孔素可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的渗透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补充:穿孔素与靶细胞膜结合后,可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的渗透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记忆(B) 康复者的血清 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解析】
(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其中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2)据图分析,组织液中的穿孔素可促进Na+内流,使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细胞吸水胀破死亡。(3)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中,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原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可能进行的免疫反应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反应中可作为抗原。
(2)由题图可知,穿孔素可能是一种由效应T细胞合成并释放的外分泌蛋白(蛋白质)。结合题图分析,穿孔素与靶细胞结合后,发生了Na+内流,所以靶细胞裂解的可能机理是组织液中的穿孔素可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的渗透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或穿孔素与靶细胞膜结合后,可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的渗透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当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抗体说明机体内存在一定量的记忆(B)细胞。
(4)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临床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时除了利用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利用康复者的血清对患者进行治疗,理由是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有很多易于区分的性状,其中灰身和黑身受等位基因B、b控制,红眼和白眼受等位基因R、r控制。果蝇的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其中某个基因纯合时导致受精卵死亡(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这三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未知,且这三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利用甲、乙、丙、丁四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亲本杂交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 |
实验一 | ♀甲×乙♂ | ♀果蝇:♂果蝇=2∶1 |
实验二 | ♀丙×丁♂ | 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6∶2∶3∶3∶1∶1 |
请回答:
(1)果蝇是进行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除了有很多易于区分的性状,其优点还有_____(至少答两点)。
(2)由实验一可知,A和a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F1中致死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二可知,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亲本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1的灰身红眼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_。
(4)请写出F1中杂合黑身红眼♀和黑身白眼♂交配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家蚕体色油性和非油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体壁正常和体壁透明是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只家蚕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油性正常雌:油性正常雄:非油性正常雌:非油性正常雄:油性透明雌:非油性透明雌=3:6:1:2: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表现型均为体色油性体壁正常
B.子代中雄性纯合个体占3/8
C.雌雄亲本均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D.让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非油性体壁透明的雄性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表示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图乙表示中华蟾蜍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分析,青城山中华蟾蜍年龄组成的类型属于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乙分析,在a~c时间内,青城山中华蟾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若在某个时间,蟾蜍种群数量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该数值的含义是_________,该数值在乙图中对应的时间点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在b时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青城山中华蟾蜍的数量。在某一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中华蟾蜍,第二次捕获30只中华蟾蜍,其中有标记的中华蟾蜍有10只,在该调查范围内中华蟾蜍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只。若在调查过程中部分中华蟾蜍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数量的估算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细胞不能合成干扰素,但含有干扰素基因。我国科学家釆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a-2b已实现量产。具体做法是将产生干扰素的人白细胞的mRNA分离,反转录得到干扰素基因。将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BR322和干扰素基因进行双酶切,用连接酶连接。将重组载体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导入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筛选培养,检测干扰素的表达量,选出高效表达的工程菌。请回答:
(1)在分化诱导因子作用下,正常细胞可以摆脱抑制、合成干扰素,该过程发生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下图分析,构建重组载体DNA分子时,可以选用_____两种限制酶对质粒pBR322和干扰素基因进行双酶切,目的是既能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又能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然后将细菌涂布到含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就可得到含质粒PBR322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再从每一个单菌落中挑取部分细菌转涂到含有_____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绝大部分是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原因是_____
(4)干扰素在体外保存非常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中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在-70°C 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直接对_____进行修饰或改造,这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m、n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图2是反射弧中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各激素分泌后的去向可见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会______,同时______(填m或n)的分泌量增加,二者关系表现为______作用。
(3)血糖的调节过程也有神经调节的参与,其中血糖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当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时,相关神经细胞会通过分泌_____(填物质名称)作用于胰岛细胞,此时胰岛细胞相当于图2中的结构_____(填字母),该胰岛细胞分泌的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病毒蛋白基因C导入番木瓜,培育出转基因抗病番木瓜,Ti质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杆菌的拟核DNA与番木瓜基因发生重组
B.构建重组质粒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C.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具有四环素抗性
D.转基因抗病番木瓜不具有卡那霉素抗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咔唑(含N有机物)具有潜在致癌性,且结构稳定难以清除。为了获得高效降解咔唑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针对该方案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油田淤泥样品需要作灭菌处理
B.该方案中的添加CNFM的培养基是典型的选择培养基
C.平板培养是为了筛选出目标微生物
D.咔唑浓度最低的摇瓶内为目标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