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下图所示。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的高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组成物质C的两条RNA链的长度一般相等
B. 该图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 提高产油率的另一思路是干扰①②过程的同步进行以降低酶b的合成效率
D. 油菜根尖成熟区细胞中,能发生①、②、③过程
【答案】D
【解析】
依图可知:基因A控制酶a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b的合成.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③表示基因的复制;油菜含油量提高的原因是物质C(双链RNA)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导致PEP转换成蛋白质受阻,使之更多转换成油脂,从而提高产油量。
组成物质C的两条RNA链是基因B模板链和非模板链转录而来,因模板链和非模板链长度相等,因此转录而成RNA链一般也相等,A正确;依图可知:基因A、基因B分别控制酶a、酶b的合成进而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提高产油率主要思路是降低酶b的活性,抑制PEP转换成蛋白质,干扰①②过程的同步进行,酶b的合成效率降低,PEP转换成蛋白质受阻,产油率提高,C正确;油菜根尖成熟区细胞中,细胞不再增殖,不可发生③DNA复制过程,D错误。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 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 小于2m B. 大于lm,小于2m
C. 夫于2m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曲线a表示自由扩散,曲线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图甲中曲线b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C.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内环境稳态由“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的控制。
(2)若图乙中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在应对寒冷的生理调节中,靶细胞是____________,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列举体液调节的特点____________。(写出两个特点即可)
(3)图丙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所引起的____________免疫反应。图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____________,来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图丙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④受到刺激后进一步分化为____________细胞。
(4)人体感染某种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_____散热量(大于,小于,等于),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呼吸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白色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该植物的纯种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对此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对该植物的花色遗传最后得出了如下解释:
①由一对基因(A、a)控制的,但含a的雄配子(花粉)部分不育;
②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a,B、b,C、c……)。
(1)如果假设①正确,上述实验F1紫花植株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一致同意对F1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①:(F1♀)___________,(F1♂)___________。
假设②:(F1♀)___________,(F1♂)___________。
如果实验证明假设②是正确的,则上述实验F2中的紫花植株中纯种占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还有其他的假设可以解释上述现象,请提出第三种假设并作简单的合理解释: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都是水
B.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C.细胞衰老时,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会降低
D.一般而言,抗干旱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一般植物相比要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