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1、图2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过程(ABCD表示激素),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作用结果是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2)当人处于高温作业情况下,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垂体释放____________增加,尿量减少。此调节过程中当兴奋通过上图2的乙图中的突触结构时,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

3)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图2中图甲所示的生理活动____________,肝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

4)科学家正研究利用胚胎干细胞转变成胰岛B细胞来治疗糖尿病,而胚胎干细胞是否具有胰岛B细胞的生理功能,需要通过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验:控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图3表示所得实验结果,据此分析细胞诱导__________(成功或失败),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人体内胰岛素降低血糖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ABC 抗利尿激素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加强 糖蛋白 成功 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 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解析】

梳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图中的信息,准确定位图1中字母所示的激素名称并结合三幅图中的文字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由图1可知,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C是肾上腺素,D是胰岛素。当温度降低时,人体为了维持内环境稳态,图中的ABC三种激素都会明显增加,作用结果就是增强代谢活动,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同时机体还会使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兴奋通过突触处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胰岛素是唯一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激素,因此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即图2中图甲所示的生理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4)由图数据可知,高血糖浓度时胰岛素浓度高,低血糖浓度时胰岛素浓度低,说明胚胎干细诱导成功,由此可以得出在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多,在糖浓度低时,胰岛素分泌少的结论;胰岛素降低血糖主要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萄糖进而来降低血糖浓度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番茄的黄化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如表所示。

材料

叶绿

素a/b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净光合作用速率(μmolCO2·

m-2·s-1)

细胞间CO2浓度(μmol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CO2·

m-2·s-1)

突变体

9.30

0.32

5.66

239.07

3.60

野生型

6.94

0.28

8.13

210.86

4.07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________上,可用________(试剂)提取;如图为野生型叶片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其中________(填标号)色素带含有镁元素。

(2)番茄细胞中可以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

(3)番茄的黄化突变可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叶绿素a向叶绿素b转化的过程。

(4)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对CO2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降低了________(μmol·m-2·s-1)。研究人员认为气孔因素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依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养猪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程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 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氧化塘岸边、浅水区与中央深水区中生物分布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特点。

(2) 废水流入厌氧池前,需要加水稀释处理,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

(3) 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这种效果,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要控制废水流入氧化塘的速率,这样做目的是__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某植物光合速率随环境条件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两昼夜吸收或释放 CO2 的变化,S1S5表示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O2和有机物(C6H12O6)中的氧分别来源于原料中的__________

2)图甲中t2→t3,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3)图乙DE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第二天中_____(填字母)植株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图乙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外界因素是_____。如果S1S3S5>S2S4,则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

5)将该植物放在常温下暗处理2 h,质量减少2 mg,再用适当光照射2 h,测其质量比暗处理前增加6 mg,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用图甲的SX1234Y来表示

B图乙中,结构9在图甲的1时期加倍且移向细胞两极

C图乙中,结构10在图甲的4时期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D图乙中,结构6在图甲的1时期出现染色体,有利于核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其中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搅拌,需要将细菌搅碎,使细菌内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B.需用密度梯度离心,并检测不同密度带的放射性

C.若选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则的培养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D.若选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则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成功将卵巢颗粒细胞重编程为具有生殖系转移能力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而分化为卵子,并通过正常受精获得健康小鼠。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类似于再分化,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B.过程②表示减数分裂,GV卵母细胞不具备受精能力

C.过程③,受精后的X细胞会再释放出一个极核

D.上述过程中涉及的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属于细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棉花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将ABC三个品系的棉花在30℃条件下培养了一段时间后,移植到40℃的环境中,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测定相关数据如图1;图230℃条件下测得的光合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30℃时,测定三种品系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_______。在P点时,检测的是棉花叶片的_______

2)移植后3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下降,据图判断,光合速率最不可能因_____________(填“光合色素”、“水分”或“二氧化碳吸收量”)首先出现下降而下降,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条件下叶片的蒸腾速率升高,可能是为了提高散热的效率,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该机制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重要意义。若移植后蒸腾速率不变,则三个品系植株的光合速率均会下降50%,结合图示及上述分析,判断在三个品系中,____________品系中这一机制的效率最高。

4)根据图2的结果分析,若30℃为棉花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则40 ℃条件下进行实验,光照强度应设定在____________lx)之间(用图中数据表示),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光合作用中同化二氧化碳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被称为 C3 植物;玉米光合作用中同化二氧化碳的最初产物是四碳化合物,被称为 C4 植物;与 C3 植物相比,C4 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 PEP 羧化酶(对 CO2 的亲和力很高),故可利用细胞间隙中很低的 CO2 进行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夏季晴朗的中午,_____(填玉米或水稻)具有较强光合作用,其原因是_____

2)将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 5min 测定一次小室中的 CO2 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AB 两种植物其中一种为 C3 植物,一种为 C4 植物,则为 C4 植物的是_____;若 A植物在 5min 时光照强度突然下降,C5 含量将_____

②30min 后两条曲线最终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