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乙是硝酸钾溶液,图1乙曲线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主动运输
B.图2中曲线I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C.第4分钟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小于甲溶液
D.曲线走势不同都是由于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造成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1可知,植物细胞放在甲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失水速率减慢,所以甲溶液是高渗溶液;放在乙溶液中,植物细胞失水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一定时间后,细胞的失水量逐渐减少,超过2点细胞失水量为负值,即细胞吸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因此乙溶液是细胞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溶质的溶液。
分析题图2可知:Ⅰ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
A、花瓣细胞在硝酸钾溶液中能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从而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A正确;
B、题图2可知Ⅰ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B正确;
C、第 4 分钟前甲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C正确;
D、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甲、乙溶液溶质不同,但是浓度可能相同,甲溶液中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D错误。
故选D。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
B. 6h时,图2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
C. 18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
D. 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0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萝卜和甜菜幼苗分别放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萝卜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快于 Mg2+
B.甜菜运输 SiO44-的载体数多于 Mg2+
C.萝卜吸收 Mg2+和吸水的方式相同
D.离子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会趋于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的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同时进行翻译的其它核糖体都位于近b端
B. 合成的多肽链经剪切加工成血红蛋白,该过程有水分子参与
C. 红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月25日,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流程如图所示,①~⑥表示过程),该动物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
(1)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_______,恢复其全能性较难。
(2)进行过程①时,培养成纤维细胞所需的条件有:营养、气体环境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中利用_________法,将成纤维细胞注入去核的__________期的卵母细胞膜与透明带之间,经过过程⑤,受体子宫对移入的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____反应,为胚胎在受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在孕育过程中移入受体子宫的胚胎_________不受影响。
(4)向融合细胞注射Kd4d的mRNA,可提高胚胎的形成率,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过程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一种恶性疾病,制备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单克隆抗体对治疗胃癌 具有重要意义。抗胃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加入血清或血浆
B.将人的胃癌细胞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C.在乙、丙及骨髓瘤细胞中,乙、丙经培养后,均可获得大量的抗胃癌单克隆抗体
D.诱导骨髓瘤细胞与甲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是只有灭活的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如图所示燕麦胚芽鞘实验的结果预测和原因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有①②⑤
B.①去除光照,与②比较可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
C.③的实验结果可证明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
D.④直立生长、⑤向光生长,说明生长素能从向光侧扩散到背光一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生物碱是玛卡(十字花科的一种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黑色玛卡被公认为效果最好的玛卡,产量极少,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其幼苗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
(1)选用黑色玛卡营养芽进行组织培养时,需先将材料在____ 的乙醇中浸泡10分钟,再用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以达到____ 的目的。
(2)将原球茎置于 ____(A.LB培养基 B.MS培养基+NAA/6-BA=1:10 C.MS培养基+NAA/6-BA=10:1 D.MS培养基+NAA/6-BA=1:1)上可长成丛状苗。经过炼苗的幼苗移栽到实验室外前需要洗苗,目的是洗掉根部的琼脂,以免琼脂发霉引起烂根,洗苗时用____ (自来水、无菌水)。
(3)由于玛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有机养分,因而每耕种过一季的土地,必须休耕 6到 7年,否则难以生长出好的玛卡来,这属于农业生产上的_____技术。
(二)浙江省部分村镇的农民率先建起了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主要包括 ____,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庭院生态工程_____(属于、不属于)农业生态工程。
(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____,构建这种以沼气池为中心的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最主要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
(3)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
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强
C.生态农业设计时需要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湖泊生活着金鱼藻、浮萍、芦苇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鲫鱼;药物 A 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
(2)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在夏季该湖泊生态系统水体中的CO2含量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冬季。
(3)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鲫鱼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填“偏大”或“相等”或“偏小”)。大量捕捞鲫鱼后,其 K 值将_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下列属于该区域鲫鱼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填字母)。a.空间分布 b.迁入率 c.互利共生 d.物种丰富度 e.种群密度
(4)下图表示流经 A 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 a、b、c1、c2 表示能量值(单位:KJ)。若被A 摄入的能量为 A KJ,其粪便中的能量为 B KJ,某种鱼以 A 的粪便为食物,则该种鱼获得 A 的能量为_________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