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图是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干物质质量表示(单位:t·km-2a-1)。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湿地中浮游动物可以作为___________。
(2)湿地中的芦苇高低不一、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3)若该湿地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鱼虾总投放量不变,增加肉食性鱼类的投放比例,则鱼虾总产量将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型鱼虾类到食鱼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该数据远低于10%,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两类食物链,一种是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食食物链,还有一种是通过生物间___________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二者同时存在,各有侧重。植物直接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占浮游动物同化的总能量的13.3%,这说明___________食物链在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答案】消费者和分解者 不属于 降低 人类捕捞活动 捕食 腐食
【解析】
据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物碎屑为起点的腐食食物链,还有一种通过生物间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当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呼吸散失的比值逐渐等于1时,表明生态系统逐渐演变到成熟阶段。
(1)据图分析可知:浮游动物既可以植物为食,又可分解有机碎屑,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2)湿地中的芦苇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属于同一种群,所以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3)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鱼虾总投放量不变,增加食鱼性鱼类的投放比例,则鱼虾总产量将降低,原因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会捕食鱼虾,导致鱼虾总产量下降。
(4)据图分析可知,小型鱼虾中的能量除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呼吸散失和流向有机碎屑外,其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捕捞活动,因此小型鱼虾类到食鱼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仅为1.2%。
(5)太湖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物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还有一种通过生物间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植物直接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占浮游动物同化的总能量的13.3%,这说明腐食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合能力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为研究水稻控制光合能力的基因,科研人员获得了 一种植株高度和籽粒重量都明显下降的水稻突变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上,能够_____________光能,光反应阶段 生成的____参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__过程,该过程的产物可以在一系列酶的 作用下转化为蔗糖和淀粉。
(2)科研人员用电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体,结果如下图所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 体的叶绿体出现了两方面的明显变化: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此实验 从_____水平分析了突变体光合产量变化的原因。
(3)半乳糖脂是类囊体膜的主要脂质成分,对于维持类囊体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酶 G 参与其合成 过程。测序发现,该突变体的酶 G 基因出现异常。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突变体和转入酶 G 基因的 突变体中的半乳糖脂及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野生型 | 突变体 | 转入酶 G 基因的突变体 | |
半乳糖脂相对值 | 34 | 26 | 33 |
叶绿素含量相对值 | 3.42 | 2.53 | 3.41 |
对比三种拟南芥的测定结果,请解释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突变体产量下降的原因________。
(4)若要利用酶 G 基因培育高产水稻,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将酶 G 基因转入_________选填“野 生型”或“突变体”)水稻,检测________是否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低氧感应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1α)。 在氧气供应正常时,HIF-1α合成后很快被蛋白酶体降解;在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α不被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1α可促进EPO的合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此外,该研究可为癌症等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1)HIF-1α 被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被降解所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答出两个)
(2)如果氧气供应不足,HIF-1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与EPO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结合,增强该基因的_______,使EPO合成和分泌增加。EPO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使其__________,生成大量红细胞,从而提高氧气的运输能力。
(3)正常情况下,氧气进入细胞,细胞内的HIF-1α在脯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被羟基化,最终被降解。如果将细胞中的脯氨酸羟化酶基因敲除,EPO基因的表达水平会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些实体肿瘤(如肝癌)中的毛细血管生成滞后,限制了肿瘤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毛细血管的生成。假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与EPO合成的调节途径类似,且有两个途径:途径①相当于图中HIF—1α的降解过程,途径②相当于HIF-1α对EPO合成的调控过程。为了限制肿瘤快速增长,可以通过调节途径①和途径②来实现,进行调节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对甲、乙两种植物的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相关生理过程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光照强度的单位为千勒克斯,CO2的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单位不作要求):
项目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 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 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 光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速率 | 黑暗条件下CO2 释放的速率 |
甲 | 1 | 3 | 18 | 10 |
乙 | 3 | 8 | 30 | 15 |
当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斯时,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乙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去向是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时,乙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
(2)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测定一些生理活动强度(仅考虑以葡萄糖为呼吸作用底物):
①若甲烧杯中为酵母菌培养液,乙烧杯中为NaOH溶液,液滴向左移动,则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代表_________。
②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_____,装置置于适宜光照强度条件下,液滴向______移动,则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菜净光合作用的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___,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___。
(3)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___,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___(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烟草花叶病毒(TMV)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有数据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株类型 | 叶绿素a含量(mg/g) | 叶绿素b含量(mg/g) |
健康株 | 2.108 | 0.818 |
感病株 | 1.543 | 0.604 |
(1)用纸层析法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后,距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是________。
(2)烟草叶片在光强500klx下合成[H]的场所________,此光强下感病植株光合速率________健康植株。
(3)由上图的实验数据可知:当光强________klx时,病毒增殖对叶片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影响更大。
(4)用TMV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组在一起,用重组的病毒侵染烟叶,烟叶表现的是________病毒侵染的症状,这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5)TMV侵染烟草后,病毒大量繁殖,写出病毒增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人类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AA为非秃顶,aa为秃顶,Aa个体在男性中表现为秃顶,在女性中表现为非秃顶。对下图中II-3和II-4所生子女情况的预测,错误的是( )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其中,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A.④②③①B.④①③②
C.③②④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经过①过程进入肾小管
B.流经肾小管的全部葡萄糖可经过②过程全被重吸收
C.肾小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和尿液
D.尿液的形成必须经过血液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