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将 1mL 瘤胃样液稀释 10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 49、47 和 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_____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答案】脲酶(分解尿素的酶) 氨(NH3) 凝固剂 酚红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4.7×108 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等知识点。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pH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升高,指示剂变红。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脲酶(分解尿素的酶),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氨(NH3)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凝固剂作用;培养基中添加酚红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因此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1L=1000mL)中的活菌数=(49+47+45)/3×1000×10×1000=4.7×108。由于每个菌落可能是一个或多个活菌增殖而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低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显性 D:高茎 Y:黄色 R:圆粒
隐性 d:矮茎 y:绿色 r:皱粒
A.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C.图丁个体自交后代最多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是9∶3∶3∶1
D.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均设置3个重复组。待种子萌发后对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以蒸馏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以3个重复组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B.在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过程中,IAA和GA3均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GA3主要促进幼苗茎的生长,IAA主要促进幼苗根的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IAA、GA3对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调控均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A、B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和_______。
(2)在CO2浓度为0时,A植物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ATP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得到的产物有________。
(3)给两种植物浇灌H218O,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将出现(CH218O),18O最可能转移途径是:___。
(4)若将上述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的组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种牧草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2)图1若蛇取食蟾蜍的量由3/4调整到1/2,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增重1Kg,人比原来多增重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算)。能量在食物链(网)中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
(3)图2中的C生物类群包含图1中的哪些生物____;图1中未表示出来的生物群落组成还有___,对应图2中的字母____,构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还应包括_____。
(4)在草原上放牧羊的数量要保持适中,其生态学意义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 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
D. 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和小麦是我国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图甲和图乙分别是不同条件下两种农作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结果。请回答:
(1)结合图甲分析,如果将小麦和玉米幼苗种植在同一密闭温室(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内一段时间,可能最先死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间隙CO2浓度在C时,小麦和玉米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否相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小麦在10~ 12时、16~ 18时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和____。
(3)为探究高温(35° C)对小麦、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思路(常温为25°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中显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
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