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甲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辛
B. 若图中戊能提供10000kJ能量,则庚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高能量值是400kJ
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有2种,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4种
D. 在丙和乙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品牌的酸奶具有不同的口味。某研究小组利用含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探究甲,乙两品牌酸奶中乳酸菌的类型是否相同(乳酸能够溶解碳酸钙,使培养基变得透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两品牌酸奶中的乳酸菌纯化,分别接种在含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可确定酸奶中乳酸菌的类型。不同乳酸菌菌落透明圈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庭制作酸奶时,在纯牛奶中加入少量酸奶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操作。 纯牛奶变成酸奶,改变了口味但含有的能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长期保存纯化的优质乳酸菌,可将菌液与________充分混匀,置于20C的冷冻箱中保存。
(4)该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甲 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实验操作如下图。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 这里的n=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平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平板菌落数超过300,一般还需进一步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系谱图(阴影为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B. 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 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病,该父母再生一个男孩仍为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
B.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橘黄色
C.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运输物质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在高尔基体形成D.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生物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3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碳在B中以___的形式存在。
(2)图甲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___,代表分解作用的是___,代表呼吸作用的是___。(填序号)
(3)图甲中A代表___,碳元素在⑤和⑦中以___的形式流动,在①和⑥中以___形式流动。
(4)图乙中的D和C种间关系是___。若A固定的能量不变,D减少,则B可利用的能量___。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能量为1.3×109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的能量至少是______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一Ⅳ生物的数量一定逐渐减少
B. 该图所示只有1条食物链:I→II→III→Ⅳ
C. E1只能是太阳能
D. E2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0-4。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I3和Ⅱ8无甲病家族史,Ⅲ7无乙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Ⅱ1和Ⅲ4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是1/3和1/16
B. 理论上,Ⅱ3和Ⅱ4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6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
C. 若Ⅳ3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推测Ⅲ8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性大于Ⅲ7
D. 若Ⅱ1与人群种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1/3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