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A.B.
C.
D.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包括: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A、a-生产者包括d-蓝藻和其他自养原核生物,分解者包含e-腐生细菌,d-蓝藻和e-腐生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c-原核生物不全是生产者和分解者,还有消费者,d-蓝藻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e-腐生细菌全是分解者,B错误;
C、b-分解者与a-生产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d-蓝藻是自养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不是腐生细菌,腐生细菌均属于c-原核生物,且属于b-分解者,C错误;
D、e-腐生细菌是b-分解者,不是a-生产者,d-蓝藻属于a-生产者,不属于b-分解者,D错误。
故选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饮清水后0.5h,血液中垂体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B.饮清水后约l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C.饮清水后,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D.人体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细胞不能合成干扰素,但含有干扰素基因。我国科学家釆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a-2b已实现量产。具体做法是将产生干扰素的人白细胞的mRNA分离,反转录得到干扰素基因。将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BR322和干扰素基因进行双酶切,用连接酶连接。将重组载体DNA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导入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筛选培养,检测干扰素的表达量,选出高效表达的工程菌。请回答:
(1)在分化诱导因子作用下,正常细胞可以摆脱抑制、合成干扰素,该过程发生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下图分析,构建重组载体DNA分子时,可以选用_____两种限制酶对质粒pBR322和干扰素基因进行双酶切,目的是既能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又能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然后将细菌涂布到含_____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就可得到含质粒PBR322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再从每一个单菌落中挑取部分细菌转涂到含有_____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绝大部分是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原因是_____
(4)干扰素在体外保存非常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中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在-70°C 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直接对_____进行修饰或改造,这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抗病毒蛋白基因C导入番木瓜,培育出转基因抗病番木瓜,Ti质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杆菌的拟核DNA与番木瓜基因发生重组
B.构建重组质粒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C.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具有四环素抗性
D.转基因抗病番木瓜不具有卡那霉素抗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吗啡是常用的镇痛剂,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成瘾,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如图1所示,吗啡与脑组织V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M结合,V区细胞产生_______,沿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多巴胺以________方式释放到_______,引起N区神经元兴奋,经一系列传递过程,最终弓起强烈刺激和陶醉感。长期使用吗啡,会使V区细胞对吗啡刺激的依赖性增大,导致成瘾。
(2)科研人员构建转基因秀丽隐杆线虫作为该研究的模式生物,为使蛋白M在秀丽隐杆线虫神经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科研人员需将蛋白M基因与________等调控序列进行重组,再将重组基因通过_______法导入受精卵,获得转基因线虫(tgM)。
(3)为了在tgM线虫中找到抑制吗啡作用的基因,科研人员进行图2所示筛选。
①用EMS诱变剂处理tgM,诱导其发生_______,然后连续自交两代以获得_________的tgM。
②据图分析,最终在_______区得到的tgM,可用于筛选具有抑制吗啡作用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
(4)研究发现,某些新型毒品的成瘾危害要远大于吗啡,让个体表现出难以中断、行为自制障碍、对药物的渴求、人际关系淡化、情绪失常等反应。有人说:“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为避免毒品成瘾,从行动上我们应当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咔唑(含N有机物)具有潜在致癌性,且结构稳定难以清除。为了获得高效降解咔唑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针对该方案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油田淤泥样品需要作灭菌处理
B.该方案中的添加CNFM的培养基是典型的选择培养基
C.平板培养是为了筛选出目标微生物
D.咔唑浓度最低的摇瓶内为目标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发现一个家族中出现下图所示的患病情况,于是该小组对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以及该家族不同成员的基因组成进行分析。下列是小组成员甲、乙、丙、丁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2和Ⅲ-3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4
B.乙: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为该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丙:所有的患病个体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但不能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D.丁:若Ⅰ-2、Ⅲ-3的某染色体缺失,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下列材料,对以下问题分析并作答:
(1)如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若图 2 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 C 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 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 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现将1 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已知该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_____(填“A基因”或“a基因”)。
(2)等位基因A/a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3)Ⅲ-5的基因型为____,Ⅱ-4和Ⅲ-6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Ⅱ-3和Ⅲ-7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