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植株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高茎与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一对高茎抗病雌雄株亲本相互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植株 | 高茎抗病 | 高茎不抗病 | 矮茎抗病 | 矮茎不抗病 |
雌性(株) | 122 | 20 | 44 | 39 |
雄性(株) | 243 | 82 |
(1)控制抗病与不抗病性状基因的遗传与性别_______(有或无)关系,该对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亲本雄株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个A基因。亲本雌株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让F1中高茎雌雄株随机交配,后代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选择F1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亲本雄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_。
【答案】有 X和Y(X与Y的同源区段) 0或2 AXB或aXB或AXb或aXb 高茎抗病:高茎不抗病:矮茎抗病:矮茎不抗病=40:24:5:3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单独考虑两对性状,亲本都是高茎,后代雌雄性都出现了矮茎,且后代雌雄性中都出现了一定的性状分离比,说明高茎毒矮茎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相关基因型都为Aa;亲本都为抗病,后代出现了不抗病,说明抗病为显性性状,但是抗病只出现在雌性后代,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且相关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亲本相关基因型为XBXb、XbYB,综上所述,关于两对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B。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抗病与不抗病性状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
(2)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B,其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A基因0个或2个;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因此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XB或aXB或AXb或aXb。
(3)分别考虑两对性状,F1中高茎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2,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矮茎=2/3×2/3×1/4=1/9,即后代高茎:矮茎=8:1;关于抗病,F1基因型为XBXb、XbXb、XBYB、XbYB,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BXB:XBXb:XbXb:XBYB:XbYB=1:4:3:2:6,则雌株中抗病:不抗病=5:3。因此,若让F1中高茎雌雄株随机交配,后代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不抗病:矮茎抗病:矮茎不抗病=(8:1)(5:3)=40:24:5:3。
(4)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B,验证其基因型应该用测交实验,即从F1中选择基因型为aaXbXb的雌株与之交配,遗传图解如下: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才开始受到破坏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 )
A.有两个染色体组、4个核DNA分子
B.正发生着同源染色体分离
C.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B或Ab
D.产生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好的分离效果,目前已被生物化学,分子免疫学等有关领域广泛应用。
(1)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也称作_____。
(2)样品处理中红细胞的洗涤要使用_____反复冲洗、离心,直到__________, 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实验流程图中 A 操作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
(3)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甲图中,实验流程 B 代表_____。进行乙图操作时,如果_____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其中,C 试剂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中①膜面积增大
C.②在突触间隙中运送到④处需消耗能量
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洲,是菊科一枝黄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花卉被引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迅速扩散蔓延成杂草,表现出极强的群落竞争优势。下图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群落草本植物中的重要值(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与群落郁闭度[反映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的密度,密度越高,郁闭度越大)]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郁闭度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抑制一枝黄花蔓延的生物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不考虑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时期的细胞可以作为制作染色体组型的材料
B.该图表示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C.若④⑤染色体上不含相同基因座位,则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D.若②③染色体含有相同基因座位,且①⑤染色体某基因座位上分别含有A和a基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某DNA分子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边解旋边复制
B.解旋酶作用于部位③
C.该片段连续复制3次形成8个片段
D.该片段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1次,其子代DNA不含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P53 基因是正常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研究表明 P53 基因突变可导致肝脏细胞癌变。科学家研究发现 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下新鲜的肝癌组织,在 37℃下用_____消化 30~40 分钟,用培养液制成_____在培养箱中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P53 基因两侧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则获取P53 基因的方法通常是_____。
(3)将 P53 基因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并与脂质体混合,将混合物滴加至肝癌细胞上,轻轻混匀。最后筛选出含有 P53 基因的肝癌细胞。脂质体在这个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
(4)为证明P53 基因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需将两种细胞接入多孔板中,并从次日开始检测每孔的细胞总数,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请分析两条曲线分别是哪种细胞,曲线 1 是_____细胞,曲线 2 是_____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