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PD-1是表达在多种活化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PD-L1是一种能够与之结合的蛋白质(见图1)。PD-1PD-L1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PD-L1,还分泌出大量的PD-L1(见图2)。

1)请写出题干中未使用过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五个术语(专业名词)。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已研发出针对PD-L1的单克隆抗体(mAb)。结合图1信息,mAb能治疗肿瘤是因为使用mAb时,mAb通过与_________ 结合,阻止了__________结合,从而______________

3)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mAb对有的肿瘤患者治疗有效,有的无明显效果。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巨(吞)噬细胞、呈递、淋巴因子、效应 T 细胞、效应 B 细胞(浆细胞)、记忆 T 细胞、记忆 B 细胞、抗体等 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PD-L1 T 细胞表面的 PD-1 解除对 T 细胞的抑制,使效应 T 细胞对肿瘤细胞能够发挥有效的杀伤作用 如果病人甲的肿瘤细胞能大量分泌 PD-L1,其体内的 PD-L1 浓度会高于病人乙(肿瘤细胞分泌 PD-L1 的量少或不分泌)。因此,相同剂量的 mAb 不能使甲病人体内的PD-L1 全部被 mAb 特异性结合,那么肿瘤细胞仍有可能抑制 T 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治疗无明显效果

【解析】

分析题中信息:人体组织细胞表面的PD-Ll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质结合后,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而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PD-L1,还分泌出大量PD-L1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质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抑制特异性免疫的发生,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存活。

1)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题干中提到了T淋巴细胞,未使用过的特异性免疫过程的专业术语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原、巨(吞)噬细胞、呈递、淋巴因子、效应 T 细胞、效应 B 细胞(浆细胞)、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等。

2)根据题中信息“针对 PD-L1 的单克隆抗体(mAb)”,说明单克隆抗体(mAb)能特异性与PD-L1结合,因此结合图 1 信息可知,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阻止了PD-L1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的结合,从而解除对T细胞的抑制,那么特异性免疫就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能够发挥有效的杀伤作用,避免肿瘤的形成。

3)根据题意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数量较多,更有一些类型的肿瘤细胞除了表面有PD-L1,还分泌出大量PD-L1。如果病人甲的肿瘤细胞能大量分泌PD-L1,其体内的PD-L1 浓度会高于病人乙(肿瘤细胞分泌PD-L1 的量少或不分泌)。因此,相同剂量的mAb不能使甲病人体内PD-L1全部被mAb特异性结合,那么部分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PD-1蛋白的结合,仍有可能抑制 T 细胞的正常功能,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会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发生,导致治疗无明显效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其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分别用超声波、尿素处理线粒体内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含F0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B.该过程能体现线粒体膜的结构特点,线粒体膜可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C.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ATP、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等

D.线粒体内膜上F1颗粒的功能可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学上把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称为多聚核糖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

B.多聚核糖体使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明显缩短

C.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D.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转录过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红耳龟原产美洲,作为宠物引入我国。由于宠物弃养和放生行为,红耳龟野外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为研究红耳龟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对当地红耳龟的种群数量和食性进行了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耳龟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________过程中散失,一部分可用于________

2)红耳龟的_______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其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调查描述、解释和预测红耳龟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_____模型。

3)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龟鳖类的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红耳龟

乌龟

中华花龟

中华鳖

蛇鳄龟

数目(只)

148

20

8

4

1

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该地区龟鳖类的优势种是_________。由于红耳龟的入侵,导致当地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

4)为研究红耳龟的食性,研究人员解剖了红耳龟和本地龟类--中华花龟,统计它们胃内残余食物种类及出现次数,发现中华花龟胃内仅有久雨花科、苋科和鱼类三种食物。红耳龟的残余食物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①红耳龟与中华花龟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

②红耳龟入侵后,得以迅速繁殖,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红耳龟的捕食行为还可能会引起本地的鱼类、贝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下降,严重时会使当地的物种________降低,影响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可激活血清中的C蛋白,从而形成C蛋白复合物。后者可在被抗体结合的细胞膜上形成亲水性穿膜孔道,使细胞发生破裂。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后,小鼠脾脏中产生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将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绵羊红细胞、C蛋白混合后,观察绵羊红细胞裂解的相对量,用以评估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功能。对此实验原理及结论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绵羊红细胞膜上有刺激小鼠产生抗体的抗原

B.小鼠体内浆细胞的产生过程中有T细胞参与

C.C蛋白复合体参与了绵羊红细胞的裂解过程

D.裂解的绵羊红细胞数量与抗体的数量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 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 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 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用培养瓶培养两个单细胞藻类物种(AB),分别采用单独培养A、单独培养B、共同培养AB三种培养方式。接种数量保持相同,实验条件保持适宜,定期检测培养瓶中藻细胞的浓度(单位:×105·mL1),得到下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期间,培养瓶内藻类的总呼吸强度增强

B.单独培养B时,B藻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108个,且不发生变化

C.分别单独培养两种藻类时,在实验的第1113d,藻类数量增长最快

D.共同培养时,竞争作用使A藻因缺乏资源、空间等而生长受到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 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C. 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D. 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