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Ⅰ.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和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该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获得的数据处理成下面的柱状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向研钵中添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纸层析法能否获得上述实验数据?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由于污染程度的加剧使_____________(色素类型)的含量减少,直接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生成量减少,进而导致叶片中制造有机物的量也减少。

Ⅱ.下图1中的甲、乙分别代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0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1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通过____________增加了内膜面积。

(5)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2为C0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①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0B间,图1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答案】 无水乙醇、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不能。利用纸层析法只能在滤纸上观察到分离的色素带,不能定量分析色素 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ATP、[H]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甲(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乙(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S2 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Ⅰ图形:随污染程度的加剧,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都逐渐下降,而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是增加的。分析题Ⅱ图形,图1中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图2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点以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

Ⅰ.(1)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需要加入的物质有二氧化硅(使得研磨更充分)、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碳酸钙(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2)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片光合色素的简便方法,但是利用纸层析法只能在滤纸上观察到分离的色素带,不能定量分析色素,因此不能获得上述实验数据。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随污染程度的加剧,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都逐渐下降,则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

Ⅱ.(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其中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内膜面积。

(5)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0B间,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即图1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甲(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乙(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BD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S2

②当光照强度处于图2中的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且温度是最适宜的,因此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A. 性激素 B. 淀粉酶 C. 胰岛素 D. 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准确的是

A. 细胞①与细胞②中的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均相同

B. 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C. 细胞④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D. 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对该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生物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B. 该生物是单倍体,体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

C. 该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能配对的染色体

D. 该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有关人体内物质交换的总趋势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的a与c之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a与b之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图中d的含量大于图中a+b+c的含量

C. 人体所有的成分都可以在图中a与c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D. 在人体内,C02浓度最髙的部位是图中的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同学在某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 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给予图中④一定剌激,则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

(2)刺激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跫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③处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用局部放大图中的数字表示)。

(3)若在距离⑤5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剌激,⑤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距离⑤50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⑤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____毫米/毫秒。

(4)如果利用图中所示的相关仪器,验证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

实验思路:刺激图中的____________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剌激____________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

B. 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

C. 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

D. 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是通过_________而发挥免疫功能。体液免疫产生的物质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据此判断,下列免疫失调引帕金森病患者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____

a.花粉过敏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先天性免疫缺陷 d.艾滋病

(2)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__________,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_____________。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分析,帕金森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无姐妹染色单体,②有同源染色体

B. ②人体细胞中有44条常、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

C.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基因型为Aa的人体,②发生A与A的分离,③发生A与a的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