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分子机制的科学家。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 HIF-I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F-1α被蛋白酶降解后可以生成多种氨基酸分子
B.细胞合成EPO时,tRNA与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HIF-lα与ARNT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
D.进入高海拔地区,机体会增加红细胞数量来适应环境变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将野生型小鼠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后获得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突变型小鼠,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对野生型小鼠和突变型小鼠胰岛素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型小鼠的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于野生型小鼠的
B.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可能提高了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
C.突变型小鼠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小麦种子的研磨液作为实验材料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需要使用苏丹IV染液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液中的蛋白质时需加热后才能呈紫色
C.选用花生作为实验材料检验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可以使用显微镜
D.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会出现砖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猪O型口蹄疫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还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VP1结构蛋白是该病毒的主要抗原,下图是科学家设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番茄幼苗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除去质粒外,可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前,用Ca2+处理农杆菌使其成为___________细胞。为了筛选得到含有VP1基因的受体细胞,可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
(3)过程⑤⑥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能有效避免___________的污染。植物微型繁殖技术能保持品种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食虫植物是一类长于土壤贫瘠(特别是缺少氮素)的地区,能捕获并消化动物的自养型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食虫植物属于__________。
(2)从生长环境和代谢类型两方面分析可知,食虫植物捕获并消化动物的目的是_______。下列两个模式图中正确的是____,请阐明另一个模式图错误的原因______。
(3)模式图中食虫植物和昆虫之间的双箭头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发生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为过程③及其释放的递质移动到④供能
B.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C.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D.兴奋传导到⑤,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省农村构建的生态农业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可以通过合理密植玉米等农作物来提高光能利用率
B.该生态模式的建立能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该系统构建的无废弃物生产体系,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D.如果单一种植玉米,该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氧气释放速率变化曲线;图2是该植物体内某代谢过程;图3是在夏季晴朗白天,该绿色植物在3块含水量不同的土壤中种植时,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叶肉细胞中有[H]产生的是__________点;B点时该植物体内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或=)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叶肉细胞产生O2的移动方向______。
(2)图1中C点时导致甲、乙两曲线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________曲线对应的土壤中含水最少;该曲线10-12时的时间段内,该植物体内对应图2中G与F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