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其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机理、调节与控制以及植物体内外环境条件对其生命活动的影响等。沙棘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沙棘叶肉细胞一段时间,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棘叶肉细胞中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可消耗[H]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据图可知,黑暗开始后DE段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12小时的光合产物___________(填“较多”“相等”或“较少”)。
(4)研究发现,沙棘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较多,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大于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在黑暗开始后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暗反应(合理即可) 较多 增大细胞内渗透压,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和防止细胞脱水)
【解析】
分析题图:O2释放速率代表光反应速率(虚线),CO2吸收速率代表暗反应速率(实线), 光照开始后,O2释放速率急剧增大,CO2吸收速率相对较慢,说明光反应和暗反应不是同步增加的;随后O2释放速率明显下降,与CO2吸收速率相当,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40s之后黑暗处理,光照消失,O2释放速率逐渐减弱,光反应减弱,最终导致暗反应也慢慢减弱。
(1)在叶肉细胞中,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的[H]分别为NADPH、NADH、NADH。
(2)B点氧气的释放速率大于0,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吸收的CO2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保持短时间稳定再迅速下降,DE段CO2吸收速率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在黑暗开始后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暗反应。
(3)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12小时与其光反应时间相同,但暗反应时间更长,所以光合产物较多。
(4)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较多,有利于增大细胞内渗透压,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防止细胞脱水。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对人类具有致癌危险性,但是我们的人体却没有受到过氧化氢的“威胁”,原因是我们人体能产生过氧化氢酶并及时把其分解成水和氧气。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探究其他因素对过氧化氢的分解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绘制的曲线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①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时间
B. 图①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H2O2 酶具有高效性
C. 图②中限制 AB 段 O2 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H2O2 的浓度
D. 提高温度能使图②中 C 点对应的过氧化氢浓度下的 O2 产生速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家族每代都有患者,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
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正常情况下,Ⅲ中女性均患病
D.若该病致病基因为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则Ⅲ中可能出现患病男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 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 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射弧(reflex arc)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信息传到效应器。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仅由神经元构成,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B.图中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神经递质受体
C.兴奋由c向b传导的过程中,涉及不同信号的转换
D.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依赖于Na+通道的顺序打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有关微生物和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葡萄酒变酸,表面观察到菌膜,造成此现象的生物是____________。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是____________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制作泡菜时,有时坛内会长一层白膜,这是______________繁殖形成的。
(2)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对其进一步鉴定,要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如果指示剂变红,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3)下图为花粉植株的培育途径: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_的月季花蕾。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此时需要对花粉细胞核进行染色,采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它可以将细胞核染成___________。①表示的生理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各国领导人确立了2020年“快速通道”目标,旨在加快艾滋病病毒应对,并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如图1是HIV侵入机体后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填序号)。
(2)Ⅵ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缺少与体液免疫有关的某个过程,该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及文字叙述)
(3)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感冒等普通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试分析其原因:___。
(4)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为高发病。某用于治疗冰毒成瘾的药物A结构和冰毒类似,图2是研究人员将不同试剂加入被HIV感染的细胞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数量。由图2分析,药物A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HIV的增殖,药物A能________(填“促进”或“阻碍”)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下降
B.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C.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甲曲线
D.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分子机制的科学家。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IF-1α被蛋白酶降解后可以生成多种氨基酸分子
B.HIF-1α与ARNT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
C.细胞合成EPO时,tRNA与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进入高海拔地区,机体会增加红细胞数量来适应环境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