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人类某一家庭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
(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基因;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基因。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 ;Ⅲ8 ;Ⅲ10 。
(3)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答案】(1)常 隐 X 隐 (2)AAXBY或AaXBY 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3)5/12 1/1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正常的Ⅱ5和Ⅱ6生出患甲病的Ⅲ9女儿和患乙病的儿子可判断甲、乙两病皆为隐性遗传病,且甲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则乙为伴性遗传病。
(2)根据Ⅰ2和Ⅲ8表现型先确定Ⅱ3和Ⅱ4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Y和AaXBXb;则Ⅲ7和Ⅲ9的基因型依次为A_XBY和aaXBX—,同样方法推断出Ⅲ10基因型为A_XbY。
(3)(3)Ⅲ8和Ⅲ10结婚,后代的患病情况为:患甲病的概率aa×2/3Aa→1/2×2/3=1/3,患乙病的概率:1/2XBXb×XbY→1/2×1/2=1/4,两病兼发:1/3×1/4=1/12,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1/3+1/4-2×1/12=5/12。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时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B. 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 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 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由A、B、C三个区段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区段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B.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79个肽键
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
D. 理论上可以根据切除C区段所得多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素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的概念可概述为( )
A. 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C.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D. 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带叶原基的芽与植物体其他成熟组织相比所含的病毒较少
B. ②过程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微生物在图中处理温度下全部灭活
C. 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
D. 上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在C和G之间切断线性DNA。下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正常基因中有3个CCTAGG序列
B. 产生的DNA片段可用DNA聚合酶连接起来
C. 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3个磷酸二酯键
D. 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CG突变为CCTAGG,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使玉米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报告基因的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
A. 筛选1需要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农杆菌
B. 筛选2需要用无色物质K处理愈伤组织并筛选出呈现蓝色的组织
C. 报告基因在玉米的愈伤组织和农杆菌细胞中均能正确表达
D. 诱导幼胚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需添加植物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过程代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过程⑤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种单倍体;经①④⑤⑥过程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黑麦和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杂种植株不育的原因是杂种植株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_____________,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进行过程B,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一种植物碱)处理杂种个体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