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白叶枯细菌可导致水稻籽粒重量降低、减产,研究水稻的抗白叶枯病基因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A品系感病,B品系抗病,两者只有极少数基因存在差异,研究者将从A品种中获得的基因D连接到Ti质粒中,用________法将D基因转入到B品系中。检测发现有30株转入成功的突变体,表型均为感病。将其中的4个突变株自交,向其子一代接种____________,检测感病情况并统计,结果如下表。
突变株1的子一代 | 突变株2的子一代 | 突变株3的子一代 | 突变株4的子一代 | |
总数 | 14 | 19 | 40 | 15 |
感病株数 | 11 | 13 | 28 | 12 |
抗病株数 | 3 | 6 | 12 | 3 |
由表中结果可知,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根据上述4个突变株的____________可以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2)为研究D/d基因与水稻抗病的关系,研究者通过序列对比,在B品系中发现了与D基因序列非常相似的基因d,两基因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均存在差异。
①研究人员发现D基因编码区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造成该处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密码子为GCU、GCC、GCA、GCG)变为苏氨酸(密码子为ACU、ACC、ACA、ACG)。研究人员据此信息推测品系B产生抗病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②研究人员使用了RNA干扰技术来减少D、d基因的翻译。使用RNA干扰后,发现A品系植株表型由感病变为抗病,B品系的植株抗性进一步增强。由此可知,D/d基因与抗病性的关系为____________。说明d基因在_______区的序列与D基因不同,导致其基因表达的调节不同于D而使B品系具有抗病性。
(3)为进一步确定白叶枯细菌和D/d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科研人员对两品系分别接种了白叶枯细菌,然后提取了它们的____________,经反转录合成cDNA片段。以cDNA片段为模板,分别用D、d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结果见图。对照组除未接种病菌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由图可知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农杆菌转化 白叶枯细菌 感病 子一代性状分离比 B品系中的d基因发生了碱基替换A//T→G//C,导致相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该位置的苏氨酸替换为丙氨酸,从而导致蛋白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蛋白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品系B的植株产生抗病性 D表达量降低会导致抗病,d基因表达量下降会导致抗性增强 非编码区 总RNA 白叶枯细菌能够促进D基因的转录;白叶枯细菌不能促进d基因的转录 降低D基因的表达水平(转录和翻译):修改感病品系中D基因的启动子的突变序列或导入D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的反义RNA
【解析】
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相对应的RNA分子。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每个mRNA携带由遗传密码编码的蛋白质合成信息即三联体。编码区的每个核苷酸三联体称为密码子,并且对应于与转运RNA中的反密码子三联体互补的结合位点。
(1)用农杆菌转化法可以将含D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到B品系中。将其中的4个突变株自交,向其子一代接种白叶枯细菌,检测感病情况并统计,观察子代的感病情况推测4个突变株的基因型。由表中结果可知,突变株为感病,子代却有抗病,因此感病是显性性状。根据上述4个突变株的子一代性状分离比可以推测亲本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2)①B品系中的d基因发生了碱基替换A//T→G//C,导致相应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该位置的苏氨酸替换为丙氨酸,从而导致蛋白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蛋白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品系B的植株产生抗病性。
②使用了RNA干扰技术来减少D、d基因的翻译。使用RNA干扰后,发现A品系(含D基因)植株表型由感病变为抗病,B品系(含d基因)的植株抗性进一步增强。说明D表达量降低会导致抗病,d基因表达量下降会导致抗性增强。进一步说明d基因在非编码区的序列与D基因不同,导致其基因表达的调节不同于D而使B品系具有抗病性。
(3)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因此提取了它们的总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片段。由图可知接种白叶枯细菌的A品系的PCR循环次数减少,而B品系的不变,可知接种白叶枯细菌的A品系的RNA含量较多,而B品系的RNA含量与对照组相同。由此可知,白叶枯细菌能够促进D基因的转录;白叶枯细菌不能促进d基因的转录。
(4)白叶枯细菌能够促进D基因的转录,可以这样防治水稻白叶枯病:降低D基因的表达水平(转录和翻译):修改感病品系中D基因的启动子的突变序列或导入D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的反义RNA。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其中酶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
C.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
B. 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向右上方移动
C. 转双基因水稻可提高对CO2的利用而增强光合速率
D. 转双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高温度、强光照环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流程示意图,关于该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都不相同
B.某段 DNA 发生甲基化现象后通过①②过程一定不会形成蛋白质
C.豌豆的紫花性状属于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某段 DNA 上发生核苷酸序列改变,则形成的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我们获知细胞适应氧气变化的分子机制。人们对氧感应和氧稳态调控的研究开始于一种糖蛋白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调控该反应的“开关”是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研究还发现,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HIF会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环境下,HIF会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分析,红细胞数量与EPO的分泌量之间存在______调节机制。
(2)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人体细胞产生HIF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引起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个过程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从氧稳态调控角度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前去训练的原因是:该训练基地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刺激运动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能量供给。
(4)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请据此提出治疗肿瘤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拓宽白菜育种的基因资源,改良白菜品质,研究人员以白菜(2n=20,AA)和甘蓝(2n=18,CC)为材料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以期得到杂种植物。对两种亲本和某融合植株进行细胞 DNA 含量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菜的 DNA 相对含量较少说明其基因数量比甘蓝少
B.操作中需要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该技术需要再生细胞壁后才能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检测结果说明待检测植株为白菜-甘蓝杂种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糖元沉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元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糖元沉积病I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抑制糖元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
B.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ATP,不需要ATP供能
C.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D.给糖元沉积病I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
(2)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________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根据Rag2基因的__________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Rag2基因片段。用Hind?和Pst?限制酶分别在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_____酶的酶切位点。
(4)为检测Rag2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_____,用抗Rag2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