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几百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结构简式为)之间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
(1)没食子酸的分子式为__,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
(2)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__(填序号)类化合物的性质。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3)下列试剂与没食子酸混合后不能很快反应的是__(填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浓溴水 C.乙醇
(4)假设没食子酸的合成途径如下:
A的结构简式为__,①的反应类型为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
【答案】C7H6O5 (酚)羟基、羧基 B C 氧化反应
+7NaOH
+4H2O+3NaBr
【解析】
(1)根据没食子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7H6O5,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酚羟基、羧基。
(2)根据铁盐与没食子酸之间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可判断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酚类化合物的性质,答案选B。
(3)A.酚羟基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A不选;
B.酚羟基的邻位上含有氢原子,与浓溴水能反应,B不选;
C.乙醇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需要催化剂、加热,乙醇与没食子酸混合后不能很快反应,C选。
答案选C。
(4)根据没食子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又因为甲基和酚羟基均能被氧化,防止酚羟基被高锰酸钾氧化,先将甲基氧化成羧基,则反应①应该是甲基的氧化反应转化为羧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②是溴原子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但是生成羟基和原有的羧基均能与NaOH反应,因此化学方程式为
+7NaOH
+4H2O+3NaBr。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 ΔH=-989.2kJ·mol-1,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 Si—O | O=O | Si—Si |
键能/kJ·mol-1 | x | 498.8 | 176 |
已知1molSi中含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4molSi—O键,则x的值为__。
(3)AgNO3的水溶液呈___(填“酸”、“中”、“碱”)性,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目的是___。
(4)在稀释醋酸的过程中,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______)
A.c(H+) B.H+个数 C.CH3COOH分子数 D.
(5)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L与pH=1的稀硫酸b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
(6)已知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1,溶液的pH应至少调至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可持续治理。绿色能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生物乙醇来制取绿色能源氢气的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已知:CO(g)+H2O(g) CO2(g)+H2(g) △H1= - 41 kJ/mol
CH3CH2OH(g)+3H2O(g) 2CO2(g)+6H2(g) △H2=+174.1 kJ/mol
请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I,在进气比[n(CO) : n(H2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CO平衡转化率见下图(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各点对应的其他反应条件都相同)。
①经分析,A、E和G三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其原因是KA=KE=KG=__________(填数值)。在该温度下:要提高CO平衡转化率,除了改变进气比之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②对比分析B、E、F三点,可得出对应的进气比和反应温度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③比较A、B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___VB(填“<” “=”或“>”)。反应速率v=v正v逆= K正X(CO)X(H2O) –K逆X( CO2)
X(H2),K正、K逆分别为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在达到平衡状态为D点的反应过程中,当CO转化率刚好达到20%时
=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反应III,利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得到饱和的KHCO3电解液,电解活化的CO2来制备乙醇。
①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a1=10-a,Ka2=10-b,吸收足量CO2所得饱和KHCO3溶液的pH=c,则该溶液中 =________(列出计算式)。
②在饱和KHCO3电解液中电解CO2来制备乙醇的原理如图所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衣康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中间体,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①B→C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
②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③D发生加聚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④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Ⅰ.能与盐酸反应;
Ⅱ.E为五元环状化合物,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有机样品(仅含C、H、O三种元素)3.0g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混合物先通过足量的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的组成可能是(括号内给出的是有机物的分子式)( )
A.葡萄糖(C6H12O6)与蔗糖(C12H22O11)
B.醋酸与甲酸甲酯(C2H4O2)
C.乙醇与甲醛(CH2O)
D.二甲醚(C2H6O)与乳酸(C3H6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T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1L1mol/L的Na2CO3溶液中CO32-和HCO3-离子数之和为NA
C.78g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加热条件下,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时,改变弱酸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RCOOH)随之改变,0.1mol/L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溶液中δ(RCOOH)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δ(RCOOH)=
A.等浓度的HCOONa和CH3CH2COONa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较:前者>后者
B.将等浓度的HCOOH溶液与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OH)+2c(H+)>c(OH-)+c(HCOO-)
C.图中M、N两点对应溶液中的Kw比较:前者>后者
D.1mol/L丙酸的电离常数K﹤10-4.8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作为铜矿中铜含量最高的矿物之一,可用来提炼铜和制备含铜化合物。
Ⅰ.湿法炼铜用Fe2(SO4)3溶液作为浸取剂提取Cu2+:
(1)反应过程中有黄色固体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温度为85℃、浸取剂的pH = 1,取相同质量的辉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 试剂及操作 | 3小时后Cu2+浸出率(%) |
一 | 加入10mL 0.25mol·L-1Fe2(SO4)3溶液和5 mL水 | 81.90 |
二 | 加入10 mL0.25mol·L-1Fe2(SO4)3溶液和5mL 0.1mol·L-1H2O2 | 92.50 |
回答:H2O2使Cu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实验二在85℃后,随温度升高,测得3小时后Cu2+浸出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Cu2+浸出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湿法炼铜在将铜浸出的同时,也会将铁杂质带进溶液,向浸出液中通入过量的O2并加入适量的CuO,有利于铁杂质的除去,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2的作用_________。解释加入CuO的原因是_____。
Ⅱ.某课题组利用碳氨液((NH4)2CO3、NH3·H2O)从辉铜矿中直接浸取铜。
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Cu2S(s)2Cu+(aq) +S2-(aq) (快反应)
②4Cu++O2+2H2O4Cu2++4OH- (慢反应)
③Cu2++4NH3·H2OCu(NH3)42++4H2O(快反应)
(5)提高铜的浸出率的关键因素是 ________。
(6)在浸出装置中再加入适量的(NH4)2S2O8,铜的浸出率有明显升高,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说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