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德州模拟)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K 4.1×106 K1 K2
①比较K1、K2的大小:K1
K2填“>”、“=”或“<”);
②若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cd
cd
(填序号).
a.υ(N2=3υ(H2
b.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2)298K时,1.00g N2H4(l)与足量的N2O4(l)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19.15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N2H4(l)+N2O4(l)=3N2(g)+4H2O(l)△H=-1225.6KJ/mol
2N2H4(l)+N2O4(l)=3N2(g)+4H2O(l)△H=-1225.6KJ/mol

(3)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
[Cu(NH32]Ac+CO+NH3?[Cu(NH3)3]Ac?C
O
 
 
<0
生产中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
防止催化剂中毒
防止催化剂中毒
;[Cu(NH32]Ac溶液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应是
低温高压
低温高压

(4)对反应2NO2(g)?N2O4(g)△H<0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bd
(填字母序号).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NO2的转化率:A<C
c.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分析:(1)①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②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平衡混合物中各成分含量不变;
a、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3υ(N2=υ(H2
b、浓度之比符合计量数之比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压强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n
,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
(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焓变;
(3)除去一氧化碳防止催化剂中毒,依据平衡特征选择反应条件;
(4)A、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压强增大,平衡体系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
C、根据B,C两点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相等来判断;
D、温度升高,平衡体系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
解答:解:(1)①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依据图象变化分析得到K1>K2;故答案为:K1>K2
②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平衡混合物中各成分含量不变;
a、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当3υ(N2=υ(H2时反应达到平衡,故a错误;
b、浓度之比符合计量数之比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和起始量有关;故b错误;
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压强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m
n
,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变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2)1.00g N2H4(1)与足量的N2O4(1)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放出19.15kJ的热量,32gN2H4(1)完全反应放热1225.6KJ,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2H4(l)+N2O4(1)=3N2(g)+4H2O(l)△H=-1225.6KJ/mol,
故答案为:2N2H4(l)+N2O4(1)=3N2(g)+4H2O(l)△H=-1225.6KJ/mol;
(3)除去一氧化碳防止催化剂中毒,反应平衡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应是低温高压,
故答案为:防止催化剂中毒;低温高压;
(4)a、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A<C,故a错误;
b、压强增大,平衡体系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A、C两点NO2的转化率:A<C,故b正确;
c、B,C两点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相等,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故c错误;
d、压强不变,从T1到T2,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平衡右移,T1<T2,即反应是吸热反应,从B到状态A,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分析判断方法,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书写,实验流程过程中问题分析推断,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德州模拟)现有A、B两种有机化合物,已知:①它们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碳原子和氧原子,B可以看成A中一个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得到;
②它们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相对分子质量都不超过170,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00%;
③它们都是一取代苯,分子中都没有甲基,都有一个羧基.
请按要求填空:
(1)A、B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
6.67%
6.67%

(2)A的结构简式是

(3)A有一同分异构体C是对位二取代苯,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金属钠反应,但官能团不直接与苯环相连,C的结构简式是

(4)B有一同分异构体D是苯环上的一硝基化合物,其苯环和侧链上的一溴代物各有两种,D的结构简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德州模拟)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纵坐标/mol?L-1)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mo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德州模拟)粗铜中含有少量的锌、铁、银、金等金属和少量矿物杂质(与酸不反应).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用电解的方法对粗铜提纯,并对阳极泥和电解液中金属进行回收和含量测定.
回答以下问题:
步骤一:电解精制:电解过程中,硫酸铜的浓度会
变小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步骤二:电解完成后,对电解液进行处理:
(1)阳极泥的综合利用:
稀硝酸处理阳极泥得到硝酸银稀溶液,请写出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Ag+4H++NO3-=3Ag++NO↑+2H2O
3Ag+4H++NO3-=3Ag++NO↑+2H2O

残渣含有极少量的黄金,如何回收金,他们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金的知识,以下是他们获取的一些信息:
序号 反应 平衡常数
1 Au+6HNO3(浓)=Au(NO33+3NO2↑+3H2O <<1
2 Au3++4Cl-=AuCl4- >>1
从中可知,金很难与硝酸反应,但却可溶于王水(浓硝酸与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请你简要解释金能够溶于王水的原因:
浓盐酸含有大量氯离子,Au3+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稳定的AuCl4-离子,使反应2平衡向右移动,则金溶于王水中
浓盐酸含有大量氯离子,Au3+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稳定的AuCl4-离子,使反应2平衡向右移动,则金溶于王水中

(2)滤液含量的测定:以下是该小组探究滤液的一个实验流程:

则100mL滤液中Cu2+ 的浓度为
0.5
0.5
mol?L-1,Fe2+的浓度为
0.6
0.6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德州模拟)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它无色,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下列反应:3NF3+5H20=2NO+HNO3+9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德州模拟)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硫元素一2价,铁元素+2价).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已知黄铜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和S02,FeS+2Hcl=FeCl+H2S.H2S是一种剧毒气体.某科研小组设计以黄铜矿为原料涮取单质铜和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流程如下:

(1)92gCuFeS2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和S0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
3mol

(2)请简述检验气体Ⅰ的操作步骤.
(3)在实验室中,欲用38%(密度为1.18g.mL-1)的盐酸配制30%的盐酸,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量筒、玻璃棒、烧杯
量筒、玻璃棒、烧杯

(4)气体Ⅲ最好选用
C
C
(填写序号),其主要作用是
将Fe2+氧化为Fe3+
将Fe2+氧化为Fe3+

A.02    B.H2    C.Cl2      D.N2
欲选用下列仪器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该气体.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  
.
 
Mn2++Cl2↑+2H2O
MnO2+4H++2Cl-
  △  
.
 
Mn2++Cl2↑+2H2O

选用合适装置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接
ghefb
ghefb
.图中仪器G的名称是
反应漏斗
反应漏斗
;在使用该仪器时,应首先
检查是否漏水
检查是否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