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1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mol。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__;
(2)若在t1时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SO2的物质的量将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t1时升温,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2.1mol(填“<”、“>”或“=”),简单说明原因:__。
(4)若t1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再加入0.2molSO2、0.1molO2和1.8molSO3,此时v逆_v正(填“<”、“>”或“=”)
【答案】9.52% 增大 > 正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 <
【解析】
设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x,列三段式有
则有2-2x+1-x+2x=2.1,解得x=0.9mol,即平衡时体系中n(SO2)=0.2mol,n(O2)=0.1mol,n(SO3)=1.8mol。
(1)根据分析可知,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9.52%;
(2)该容器为恒压容器,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体积增大,反应物的分压减小,所以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方向移动,所以SO2的物质的量增大;
(3)已知该反应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移,逆方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所以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2.1mol;
(4)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再加入0.2molSO2、0.1molO2和1.8molSO3,各物质的浓度扩大为原来的二倍,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压缩体积加压,则平衡会正向移动,所以v逆<v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白头翁素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①RCH2BrRCH=CHR’
②2RCH=CHR’
(以上R、R’代表氢、烷基)
(1)白头翁素的分子式为____。
(2)试剂a为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4)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5) 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6)F与足量氢气加成得到G,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链状羧酸类有____种。
(7)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的路线为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发酵可制得乳酸,从酸牛奶中也能提取出乳酸,纯净的乳酸为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为了研究乳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乳酸,在某种状况下使其完全汽化,若相同状况下等体积氢气的质量为
,则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若将上述乳酸蒸气在中燃烧只生成
和
,当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后,碱石灰的质量增加
;若将此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产生
白色沉淀。则乳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乳酸分子能发生自身酯化反应,且其催化氧化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若葡萄糖发酵只生成乳酸,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忽略反应条件)。
(4)写出乳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分子式为的环状酯的结构简式: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 论 |
A | 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B | 用铂丝蘸取少量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 这是钠离子的发射光谱 |
C | NaI溶液 | 酸性条件下H2O2的氧化性比I2强 |
D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磷酸氯喹是一种抗疟疾药物, 研究发现,该药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芳香经, B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 A→B 中须加入的试剂a 为___________________。
(3)B 反应生成 C 的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D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F→G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6)I是E的同分异构体,与E 具有相同的环状结构, 写出任意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I是三取代的环状有机物, 氯原子和羟基的取代位置与E相同;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I 除了环状结构上的氢外,还有4组峰, 峰面积比3:1:1:1;
③I加入NaHCO3溶液产生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2O(g)H2(g)+CO2(g)。在500 ℃时,平衡常数K=9。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 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 )
A. 25% B. 50% C. 75% D. 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2)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放下,A、B的成分见下表:
序号 | A溶液 | B溶液 |
① | 2 mL 0.1 mol/L H2C2O4溶液 | 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 |
② | 2 mL 0.2 mol/L H2C2O4溶液 | 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 |
③ | 2 mL 0.2 mol/L H2C2O4溶液 | 4 mL 0.01 mol/L 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
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管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实验序号填空)。
(3)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 0.1 mol/L 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1 mol/L KMn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H2C2O4溶液和KMnO4溶液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褪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以下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为草酸(乙二酸)。
已知B为某一溴代物。
(1)推测用字母代表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
(3)E和草酸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卤代烃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破坏臭氧层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氟利昂-12,即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氟利昂-11,即一氟三氯甲烷,分子式为
。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也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数千倍。禁止使用氟利昂对保护地球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有制冷剂
等氟氯烃其破坏机理为
。
(1)活性氯()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氟利昂、氟利昂
的推测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
A 两种氟利昂在醇溶液中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B 两种氟利昂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 直接用溶液均可检验两种氟利昂中的氯元素
Ⅱ.已知二氯烯丹是一种除草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二氯烯丹)
已知:D在反应⑤中所生成的E的结构只有一种。
(1)写出下列反应类型:反应①是___________,反应③是________,反应⑥是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C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有机物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