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近日点较近
B.A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远日点较近
C.C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近日点较近
D.C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远日点较近
【小题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地轴的夹角是23°26'
B.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D.地球公转时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冬至日,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故选A项。
【小题2】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成66.5°夹角,A错误;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B错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C错误。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公转轨道图上的二分二至日判断方法和地球公转概况;本题还可结合图示公转过程中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设计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1“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和图2“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1 ~2题。

.如图1所示,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12时   B.12月22日24时

C.3月21日6时     D.6月22日0时

.如上图,此时,全球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__运动。
(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B、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
(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一5月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2)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__运动。
(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B、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_____________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__运动。

(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B、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

(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西省会考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的位置示意图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在图中的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右图所示的光照情况对应左图中的____(填图中字母)位置,其节气为____。
(3)当地球位于左图中的B、D两处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中的EF线为____(填"晨"或"昏")线,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F点的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
(5)左图中从A到B的一段时间内,山西省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
(6)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填季节)。此时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