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采用黑、白条带地膜覆盖法(如下图所示),即在垄中间用透光性高的白色塑料薄膜,垄两側用透光性低的黑色塑料薄膜,以此提高农作物产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5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明的地膜覆盖技术最可能首先应用于
A.水稻种植B.蔬菜种植C.樱桃种植D.棉花种植
【2】在垄两侧铺设黑色塑料薄膜可以
A.抑制两侧杂草滋生B.降低土壤墒情
C.改善土壤肥力D.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3】垄中间的白色塑料薄膜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关键在于其能够
A.增加大气降水B.减少地表下渗C.减少水分蒸发D.增加地表径流
【答案】
【1】B
【2】A
【3】C
【解析】
【1】地膜覆盖成本较高,考虑到成本因素和投人产出比,最初地膜覆盖技术最可能应用于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种植类型,比如蔬菜种植,利用地膜技术能提高产量缩短生长周期,B正确;水稻,棉花产值比较低,樱桃属于乔木,不用地膜覆盖,A、C、D错误。故选B。
【2】黑色薄膜由于透光率低,阳光多被薄膜吸收,因此,可减少杂草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垄两侧杂草滋生,A正确,D错误;薄膜不管是白色还是黑色,都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膜内土壤湿度,B错误;土壤的肥力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薄膜覆盖不能影响土壤的肥力,C错误。故选A。
【3】自色塑料薄膜的铺设,避免了阳光照射以后土壤水分直接蒸发进人大气,将土壤中蒸发的水分拦截在薄膜内,再渗入土壤,达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C正确;地膜不能增加大气降水,A错误;不透水的薄膜覆盖在地表,可以减少渗入地下的水分,增加地表径流,但是这些却无法影响薄膜内土壤的水分,B、D错误。故选C。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根据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申遗成功之时,正好处于下列哪两个节气之间
A.雨水、惊蛰B.小满、芒种C.寒露、霜降D.小雪、大雪
【2】下列节气与地理现象相符的是
A.清明—华北地区播种小麦B.大暑—长江中游伏旱天气
C.霜降—江南丘陵油菜花开D.大寒—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3】惊蛰和霜降节气宜昌的实际物候相比
A.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B.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C.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D.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 B. 图示地区多为平原
C.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 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
【2】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
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 ④多外流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④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B.信风带控制时降水多
C.位于热带,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发达D.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2】下列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B.②区域因深居内陆而降水较少
C.③区域全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D.⑤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江上游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③增加入海水量 ④加速河口淤积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还有
①钢铁工业 ②有色冶金 ③甜菜种植、加工业 ④水产养殖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B.20%C.30%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
【3】1961~2006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长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部分省行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跨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省份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⑨
C.⑤⑥⑦⑧D.①④⑥⑧
【2】图中
A.①②两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煤炭、水资源丰富
B.④⑦两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
C.⑤⑨两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都有大面积的丘陵
D.⑥⑧两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都有我国重要的咸水湖
【3】图示省级行政区中,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述不正确的
A.③市钢铁、机械、纺织工业较发达B.④省春小麦面积大,台风危害严重
C.⑤省果、蔬、花卉等农产品大量输出D.⑦省省会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品质好,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原有的1800余家小焦化厂逐步关停,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世纪90年代该省焦化企业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数量多规模大B.生产过程中污染点多
C.分散、数量少D.产业运输以公路和铁路为主
【2】2014年,山西省焦化产品选择铁路运输的原因是
A.机动灵活B.生产集中,运输量大C.速度最快D.适于近距离运输
【3】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措施是( )
A.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
B.废弃物达标排放
C.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D.选用优质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关系简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数字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生产产出②资源③环境④经济过程
B.①经济过程②生产产出③环境④资源
C.①资源②经济过程③生产产出④环境
D.①生产产出②经济过程③资源④环境
【2】下列措施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①使用矿物能源,节约生产成本
②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④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下列措施能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结合国情,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