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
A. 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 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 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 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2】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图”和“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良性生态系统图”(该农业生产中麦田、牧场、休耕地可以轮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所示山脉为 ,河流为 。简述山脉、河流对该国混合农业发展的影响。
(2)该国是世界上出口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3)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秸秆 B.牧草 C.羊粪
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
A. ①B. ②C. ③D. ④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
A. 埃及B. 德国C. 越南D. 印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川气东送工程管道总长2 170千米,自西向东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个省市。工程总投资626.76亿元人民币,每年的输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
材料二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损耗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
(4)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世界首台地动仪发明者、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名字命名的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基观测平台首发星—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于2017年2月2日15时51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顺利升空后,南通将迎来的节气是
A. 大寒 B. 立春 C. 惊蛰 D. 春分
【2】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暑时日地距离最近 B. 大雪时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变大
C. 冬至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D. 在立夏和立秋节气时,南通的昼夜长短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1999—2014年部分国家迁入韩国人口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和越南迁入韩国人口在2002年以后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
A. 中国和越南与韩国的距离比较近
B. 韩国经济发展快,对中国和越南吸引力不断增强
C. 中国和越南与韩国文化氛围接近
D. 中国和越南剩余劳动力多,向国外转移压力增大
【2】大量人口迁入韩国会
A. 导致韩国人口容量上升 B. 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C. 大幅度提升韩国城市化水平 D. 促进韩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汉班托塔深水港位于斯里兰卡南部,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1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港于2007年10月起由中国援建,2012年开始运营,日均万吨级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2017年7月,斯里兰卡与中国签署协议,中国购得汉班托塔港口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为99年。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简图。读图,完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森林广布,土壤呈碱性 B. 西南部降水量远多于西北部
C. 全年高温多雨,河网稠密 D. 北部河流流速较南部快
【2】由图文材料可推测,汉班托塔港
A. 陆域广阔,经济腹地大 B. 港口建设带动我国国内就业
C. 为河口港,可实现河海联运 D. 港阔水深,利于航行停泊
【3】关于中国接管汉班托塔港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 有利于扩大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海外市场
B. 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印度的交流合作
C. 是我国西行航线上的重要补给站
D. 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图示意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地域广,土地辽阔
A. 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 电力需求量大,清洁能源资源不足 B. 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
C. 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 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2)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